垃圾分类从生活细节做起
文/ailinuo
说到垃圾分类,说说我所在的城市目前的现状吧
XM刚刚在今年9月推行了垃圾分类办法:
《办法》明确,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的规定,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履行生活垃圾产生者的责任。具体来说,可回收物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厨余垃圾滤出水分后投放至厨余垃圾收集容器,不得混入贝壳类、木竹类、废餐具等不利于后期处理的杂质;有害垃圾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或者交给有资质的有害垃圾处理企业;其他垃圾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体积大、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家具、家电等大件垃圾,应当预约或者委托物业服务企业预约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或者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单位上门收集搬运。
《办法》规定,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且拒不改正,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由市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依法将相关信息纳入本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办法》还规定,随意倾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对个人处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罚款;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公交媒体、新闻报纸也都在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社区还有垃圾分类的活动,从中可以渐渐看到一些变化,起码现在大家渐渐有了这层意识,但从根源上让市民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预计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
现在我们可以从各自的社区街道办去领取垃圾袋,或者由社区物业或街道办往每家每户分发垃圾袋,垃圾袋主要分两类:(绿色)厨余垃圾、(黄色)其他垃圾。另外,在垃圾箱的分布上,摈弃了原来的普通垃圾箱(原来主要是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区别),现在更换成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这几类。
我在平时生活中也是一点一滴开始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的,从这一点上,所处环境的氛围也很关键,以前放暑假回老家,那时垃圾桶配置的都不多,更别提垃圾分类了,有时候捏着一团餐巾纸,走过好几个街道都没有找到一个垃圾桶也是常有的事(很尴尬啊),最后就把纸团捏回家了没办法
而从我们自身角度,我们要做好垃圾分类,应该首先辨别清楚哪些垃圾属于哪一类,在写这篇帖子的时候,间接也让我加深了对几种垃圾的分类的识别(哈哈,所以多写帖子能涨知识哦~)。
从生活细节处做一点小改变,就能给垃圾处理的工人们省去很多麻烦。
一,是厨余垃圾,我们平常吃的饭菜水果都是属于这个范畴,但这里我一直有个疑问,秋天是容易断发的季节,我自己从厨房客厅卧室到卫生间稍微做做卫生啥的,就能收集到一撮头发,想想也是很可怕的,头发属于什么垃圾以前我是蛮犹豫的?后来也就把它归于餐余垃圾一起处理了,但是混杂在一起不知道最后是被怎么处理掉的,据说头发在土壤里的分解时间都比较长,2-10年呢,以前小时候留的长发剪掉后妈妈说留着纪念,结果好几年我不小心碰到那串头发都被吓一跳,好几年呢,都完好无损的呀~!现在我尽量拿个小袋子或者纸巾把头发收集到一起包起来,看上去没那么可怕。
二、少制造垃圾,这里又要说说快餐这事了,我不喜欢快餐,觉得只要饭菜经过快餐盒一装就变味了,所以基本在秋冬季节都是自己带餐,公司长期自备自用的餐具。没带餐的时候尽量都去店里吃,有时候中午出去找吃的会走比较远,也是锻炼的一种方式了,也能跟要好的同事增进关系。
三、旧衣物的处理,以前的旧衣物我们都会拿去邮局寄捐寄,但是后来从一个了解实情的老板那边知晓,其实我们单单依照有些文章或者渠道上得来的地址,将衣物不加分类就寄给那些山区的孩子,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许多都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堆积和浪费,甚者有些东西根本到不了他们手里。后来我们志愿者发起由公益组织统一收集衣物分类后再寄往山区。XM这两年也推出了很多废旧衣物箱子供大家放置再由相关部门分类捐寄,但是总体效果不好,有些箱子甚至变成了个别群体谋求利益的所在,他们私自仿造然后放置在街边角落的,大家也分辨不出,现在旧衣物箱子渐渐就少了,这方面也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垃圾处理、环保都是老生常谈了,只是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部分如果多留意下,我想我们自己也会感觉舒适些。
@TS 出差昨天才回来耽误了
厦门? 很不错啊
我们分类好,垃圾车来了一股脑全倒垃圾车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