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读书22—《邻家的百万富翁》(二)
1、
那些吃穿用很高级的就一定是富翁吗?似乎不见得。所以有时“外貌是会骗人的。”那么富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呢?其中有几点还是值得思考的。
“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多入手处。”—本金积累很重要。
“我们中大多数人的妻子是运筹专家和一丝不苟的预算师”—男人赚钱、女人打理,夫妻同心
“作为一个群体,我们都受过很好的教育。”
“作为一个群体,我们相信教育对于我们自己、我们的子女和孙子女都是极端重要的。我们为后代的教育花费很大。”
“我们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每星期工作45-55小时。”—辛勤工作
“我们是一丝不苟的投资者。我们自己做投资决策。”—审慎对待自己的财富
读了上述几条,我讲我爸的经历。首先声明我爸不是什么富翁,但他在他能力范围内撑了一个家,给了我们充分的教育。我爸有很好的手艺,一刻也不容自己闲下来,自己没受什么教育,连小学都没读完,这恰恰是他在这个时代最大的遗憾,他曾跟我说“我如果识字,我就能认得那些图纸,然后我就可以找更好的活。”但即使这么,他仍然在他的能力内挣得了最大的财富。在他身上,辛勤工作、有专长、克己自律恰是积累财富的重要因素,他就是我眼前最好的榜样。
2、
什么叫“富”?确定一个人是否富有的方法之一,是根据他所占有的“净资产”。富有的程度和一直的生活方式决定着在不就业情况下能维持多长时间的生活。
3、
“为什么第二代的经济产力常常不如第一代?”当然这句话不是绝对的,但我听说的此类案例还是很多。
第一代多以白手起家,他们节俭、克己自律、低消费、能刻苦工作,但他们要自己的孩子生活得更好,更好的教育、更好的职业地位,甚至更好的享受,如好房子、车子、衣服等,而不觉中他们的孩子成了高消费的一个群体,高消费如没有高收入,那么必然带来财富的积累出于很低水平,甚至没有财富积累。我听说的很多案例是很多富起来的一代一味满足孩子各种要求,以致孩子长大了直接变成了“啃爹一代”,甚至使富起来的一代回到从前,想想这是听悲哀的故事。所以说挣财不易,守财也不易,代代富下去不容易。
创业难,守业更难,不无道理,其实传承的主要是精神啊,第一代吃苦,但是第二代往往不能体会到。所以这算不算是断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