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读书总结:愉快和目的性并存
读书若干年,现在是越来越随意了。上张图吧,17年购买的书籍,可能不全,但也差不了多少。
这是17年买的书单,其实看的不止这些。大致分为几类:
1、自己一直比较喜欢的:如张爱玲,曹文轩,即使之前看过了,也会考虑重新入手;
2、所谓的经典:如《霍乱时期的爱情》《致D情史》《静静的顿河》《巨人的陨落》
3、经济理财类的:祖鲁法则、不可不知的经济真相。
4、别人推荐的,或者无意中看到个书名或介绍,觉得有兴趣的。比如《星期天日式火锅餐厅》,就是在小她里看到财蜜写了读书笔记然后去买来的;李娟现在也是自己喜爱的作者之一。
5、东野圭吾。自己都没注意,今年竟然买了近30本东野的书。一开始看的很带劲,后来完全是惯性了。有些觉得不错,有些觉得一般般,设定、理由都觉得很普通、牵强。比如《悖论13》。
感想:
1类是自己喜欢的,没得说,百看不厌。这类的还有汪曾祺、梁实秋的书。5类也是爱好类的,比较随缘,遇上了就会猛看,看完了也就算了。
2类:经典嘛,总归有它的道理。但看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静静的顿河》和《巨人的陨落》,都是以一战为背景,前者给我的感觉是“饱暖思淫欲”,后者却是“仓禀足而知礼仪”。
3类:这类的目的性就比较强了。学习投资理财,培养自己的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看的有点吃力,但会继续下去。
4类:自己现在看书是专而杂。专,主要是指集中于经济和爱好类的,杂,就不一定。别人推荐啥就看啥,算是被动地扩大读书范围吧。
2018读书规划:秉承17年的风格,专、杂。目标很简单:让阅读继续成为愉快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要提高自己的能力。
让阅读继续成为愉快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主要靠1类和5类的书。没有这些,真不知道上下班的路上干嘛,估计得无聊坏了。
同时要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个主要靠2、3类了。读书,总归要读点自己看不懂的书,不管是因为不认识字,还是不理解概念,还是根本无法理解作者的观点。希望能把《尚书》啃完、多看几本日语、英语原版杂志、要是能把《the history of time》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看完就更好了。经济类的书也要多看,希望能够早日培养起自己的经济敏感性。
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