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文化苦旅》
年初一值班的时候,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到三八妇女节算是刚好粗粗的看过一遍,有点慢,刚好年后上班这段时间特别的忙,又因为两会取消了全部休假,晚上有时候还会值班,就等于自己的时间被严重压缩了,最终导致没有多少时间分配给书籍。而且特别是这种压力很大、事情很多的时候,我更倾向于追剧、看综艺,因为可以开怀大笑一下,看书总有点太沉重的感觉,所以这本就看得有点慢了……
一开始的时候对这本书很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余秋雨的大作,还有那么一点点跟旅游有关的,什么样的旅行才算得上“苦旅”呢?有好奇,所以就慢慢的看下去了……
折服于余先生的散文功底,毕竟是散文大师啊,哪些苦难如此的轻描淡写,但是那些景色却真真实实的跃然纸上,让人赏心悦目,虽然为他一路的辛苦捏一把汗,但为最后的满满的收获也是会心一笑。
对于散文的记忆,还停留在高中,那会的作文写作多为散文为主,事实上一直也没有摸清楚到底什么样的才叫做散文,但是因为老师一直说这样写的是,那就是了。上了大学之后就基本没有写作这一回事了,动笔也是越来越少,现在参加工作之后也几乎没有动笔了,动笔最多的就是签自己名字了,太多材料或者文件需要签名字了,越发的显得我的名字特别的珍贵。
全文共分为四个模块,第一部分如梦起点,第二部分中国之旅;第三部分世界之旅;第四部分人生之旅。第一部分的如梦起点对儿时记忆中的那些可敬的人们予以了详细的描写,也发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这个部分是追忆,在这个小村落里承担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的他们,不仅被人们记住,也应该被历史记住。
第二部分的中国之旅,祖国的大好河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一寸土地都饱含着申请,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浓重的文化气息,我们脚踩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有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事实上还有好多的目的地值得写一写,我想可能是因为篇幅有限吧,选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哪些蕴含着深深历史、人文,还有精神的风景,莫高窟、都江堰、宁古塔、天一阁……比起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智慧的结晶总是独特的,而且经历了历史的涤荡,经历了岁月的摧残,当初的那个时期,侵略、战争、文革……他们都坚挺的熬过来了,然后向现在我们绽放出了最美的光彩,虽然我们不能看到这些景点最辉煌的时刻,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幸运的感受他们现在的美,这是值得庆幸的。
如果还没有到过,刚好,进入余先生的世界,好好感受一下这些美好而又富有沧桑的美丽景色,沉浸在文中描绘的遥远的哪些是是非非,体会那个时刻那些人的心酸和向往。很幸运,在出发之前能够先好好的体会一番,等真的到的时候,肯定会比别人多一点领悟。
第三部分世界之旅,一直都在说全世界的古文明,只有中华民族的经久不衰,但是那些世界的文化虽然有过中断,但也是一方美景。余先生写的几个景点并不大众,似乎有点偏远,但是因为有了中国人,那些背井离乡一直在外乡努力拼搏的中国人存在,给这些地方添上了别样的风味。
乡愁,是一杯最浓烈的酒,越陈越香越陈越醇,越陈也越愁。时间的老人总是如此的残忍,但是人类又是最奇特的一种生物,即使远离家乡,远离祖国这么久,但是乡音乡情只会越来越浓烈,没有什么比那个家乡更让人牵挂而无法忘怀的。
第四部分人生之旅,这个模块应该是最特殊的一个模块,不是讲风景,不是讲景点,更多讲的是余先生生命中遇到的那些个十分重要又十分特殊的人,而这些人不仅仅对于余先生来说十分的重要和特殊,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也是如此,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中国文学戏剧史上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遭受过磨难,但没有被哪些可怕的语音可怕的诽谤所打到,而是顽强的活着,用自己的方式推动着中国文学、中国戏剧的进步和发展,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人格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可爱的人。那些重要的人物与余先生是如此的熟稔,那样的亲切,把自己生命全部贡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感怀这些先辈。而此部分最特殊的一部分应该是余先生对于自己父母亲的追忆和对自己手中握有的笔的谢意。因为父母的榜样、父母的支持,特别是母亲的伟大才筑就了今天的“余秋雨”,而正因为有了手中的笔才诞生了“文化苦旅”。
虽然这是一趟苦旅,但也是一趟富有哲学富有收获的文化苦旅。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