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读书 | 有一种生活叫游牧,有一种勇气叫李娟
—《冬牧场》读后感
冬牧场是什么样子的?牛羊在寒冬时节靠什么生存?冬窝子里牧民们又是如何生活的?这是身处异地,穿着短T,坐在26摄氏度舒适卧室里的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还好,有这样一位勇敢的汉族女作家,她跟着牛、马、骆驼和羊群, 与牧民居麻一家一路迁徙进入乌伦古河南面的广袤荒野, 坚韧而乐观地深入最悄寂深暗的冬季生活。她就是李娟。
长达半年的冬季以及土地的荒芜迫使哈萨克牧民不得不年复一年恪守自然规律在苍茫的大地上迁徏。他们的“游牧”生活遥远而又神秘。而在《冬牧场》中,这种传统、动荡的生产生活方式, 宛如古老而又隆重的帷幕在李娟的笔触下徐徐拉开,让我们满怀敬畏地近距离观看了牧民们繁累艰辛的生息片段。
从服装角度来看,跋涉在冬季牧场的着装标准只有一个:御寒保暖,而且还要抗脏。美观时尚在那种挑战人类抗寒极限的环境下显得矫情而又多余。出发时,李娟身穿棉毛衣、薄毛衣、厚毛衣、棉坎肩、羽绒外套、羊皮大衣,下身穿棉毛裤、保暖绒裤、驼毛棉裤、夹棉的不透气的棉罩裤、羊毛皮裤,再加上皮帽子、脖套、围巾、口罩、手套行走在队伍中。我曾一度怀疑这种穿法作者全身血脉是否正常流通,胳膊、腿等关节是否能够弯曲自如,但读到后面,我发现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 在零下40多度的荒野寒气中, 即使这种五花大绑式的穿衣方式,身体还是瞬间冻僵。李娟倒是满不在乎,大咧咧地打趣说:就算穿一身预制板恐怕也没啥感觉。
冬窝子里的饮食单一乏味。记忆中李娟描述过的丰盛一餐是在修筑羊圈后的那一顿: 拌了酸奶糊的肉汤熬的麦子粥,土豆白菜炖的风干肉,和焖了肉块的抓饭,煮了黑胡椒和丁香粒的茶。 而平日里地窝子的饮食单调而节制, 常吃的食物就是干馕和奶茶。忙的时候甚至吃带冰碴的手抓肉,喝化开的雪水。李娟赶完牛群回来,那么冰的雪水,咕咚咕咚喝得比小伙子还猛。 冬窝子里的蔬菜稀缺, 居麻家两棵白菜足足吃了近两个月,水果更是想都别想。 因为日常饭食搭配中缺少维生素,嫂子和加玛的指甲盖都严重变形,李娟的十指倒皮,口腔溃疡此起彼伏,整个人也瘦到了八十斤以下。 李娟说她总是很想吃东西,是啊,在寒冷天气下,人类需要食物来补充能量,极度单调的生活也需要食物来调剂心情、慰藉心灵,可原本唾手可得的这一切在冬窝子里却是遥不可及。一包方便面在这里也会被视美味佳肴,哪怕是用温吞吞的水泡着,面块干干硬硬,面汤上浮着硬硬的油块,大家还是“呼呼啦啦”,吃得高高兴兴。
什么叫地窝子?李娟说就是在荒野起伏之处寻找一处背风的洼陷地,挖一个一两米深的坑,四周砌上羊粪块,坑上搭几根椽木,铺上干草束, 压上羊粪渣,便成了“屋顶” ,再在地面与坑洞之间修一条倾斜的小道,坑口装扇简陋的木门,便成了在无数个寒冷之夜,一家人挡风避雪的温馨小窝。但想想其实他们根本就是生活在羊粪堆里,连睡榻也是用粪块砌起的,翻个身,羊粪渣子就簌簌掉得满脸满脖子满嘴,这种场景想想都会让人不堪忍受,但牧民们不在意,照样在里面吃饭、睡觉、休息,嬉戏,李娟也不在意,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爬上通炕倒头便睡,第二天又精神焕发地投入到辛苦的劳作中。
从阿尔泰深山一直到天山北部的开阔地带,牧人们每年迁徙距离逾千里。这动荡艰辛的生活,需要一颗能耐住寂寞又坚强的心。娇小纤弱的李娟做到了。她全情投入牧民的生活,参与牧民的劳动, 用如她姓名般朴素、温暖、活泼又节制的语言,生动记录下了哈萨克牧民在阿勒泰南部的冬窝子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及她对人生温柔的感悟与考量。按照李娟的话, “无论如何,我还是气吞山河地度过了这个冬天”。
写这篇文章时多伦多城又天降大雪,让我不禁联想到这样的大雪在冬窝子应该会让李娟喜忧参半吧,一大早李娟必定是和居麻家人一起,扛着铁锨出门开路,或是和加玛一起在附近寻找干净的白雪背回来当作生活用水,又或是领着羊群翻过沙丘,去到四面雪薄的旷野中找草吃。
读完最后一页,微信读书显示历时13小时10分钟。闭上眼睛想想,除了多了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之外,印象中哈萨克牧民依旧模糊神秘。的确,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智慧的认知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因为一个人一本书就可以实现,正如李娟所感悟,“日日夜夜的相处,千丝万缕的触动,一点一滴的拾捡……知道得越来越多时,会发现不知道的也正在越来越多。这'知道'和'不知道'一起滋长。一
喜欢看小团你的读书感想,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你对生活对人生温柔的感悟和考量。希望我们也有作者的勇气,我们只要生活的安好就可以,相比游牧民族的人们而言,我们幸福得多。
谢谢你的支持,我们一起加油哦
嗯哒,加油~
很喜欢她的文字
喜欢,我也看一下
看吧,李娟的文字挺逗的
什么时候回来?
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