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备客户的心机,时时抬头仰望星空——2018年第十二周总结
这一周,长了不少心。
一、防备客户用言语蛊惑了你
从上周一到这周四,我都被两家互为关联公司的客户市场扩张事宜缠住。十天时间,80%的精力都用在了那里,甚至这周二早上七点多我还在洗漱,他们就来了电话,要求我立刻调整交易合同。周四下午,他们决定周六召开高管层会议,也让我去参加。
在周四之前,我都没有察觉到不妥,甚至觉得有点沾沾自喜,认为这是跟客户相处融洽、他们认可我的表现,直到周四接到这个要求,我开始觉得不对劲。
其实,我和客户都模糊了我们之间的界限。我不是他们的法务,我是他们的法律顾问,他们没有专门聘请我个人,我也不应该把自己的姿态放得这么低,让他们觉得我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分寸感极其重要,僭越了可能短期内会甘之如饴,但是长远来看就可能成为决裂的隐患;商业交际也是如此,毕竟我是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对方是我的客户,我们都有自己独立的利益,走得太近容易刺伤彼此。
而回望我们从陌生到如今这么亲密,他们的CEO其实一直在推波助澜,这也是我生发出帖子标题的感慨来源。
我是这两家关联公司的承办律师,一应事务都是我来对接。上上周,他们说要推动扩张时,我就和顶头上司一起过去跟他们见了面以示重视。后来CEO问起顶头上司和我的关系,我说了她是我搭档,也是我领导,贵公司的事情我们会一起处理,力求高效稳妥。CEO这时用了第一招:他对我说可是感觉你更有经验,更像负责人。
这一招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我会更卖力为他们干活。
第二次是在他们与东部省份一个潜在合作方谈判时,聊到了自己的优势之一是已经在上市进程中,交易架构已经设计完毕,说律师已经在筹划了很久了,而且聘请的不是一个律师,而是律师团。然后他指指我说,除了这位律师还有他们的团队,然后当着我的面问了一圈我们的团队人员(例如,那个长头发戴眼镜的是什么律师,我说是李律师;那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律师姓什么,我说他是丁律师;等等,酱紫的说法),然后问到我顶头上司时,CEO说她好像是负责具体事务性工作的,你是负责拿框架的吧。
看,这又是一招攻心计。作为CEO他不可能不知道拿框架才是真正看本事的,事务性工作的技术含量就少很多。而且明知我是下属,他却说我是负责拿框架,我上司负责事务性工作。
现在回想起来,这就是他的心计,给你一顶高帽,让你心甘情愿被奴役。
二、抬起头看看星空,想想脚下的路对不对
这两周的状态,我顶头上司都看在眼里。她跟我说了老板今年对我的薪酬计划,她说其实她觉得应该更高,但是这些钱已经占到我服务的客户顾问费的三分之一以上了,再高老板也拿不出来了。所以,要想加薪,就不能只是做好我手头的业务。
我一时没有明白,她更直白地说:在团队里,你不能只想着自己,你要为团队多做一些事,例如管理团队,你一个人为客户服务,服务得再好也不代表整个团队就服务好了;反过来说,如果你能够把所有小伙伴的能量都激发出来,把大家的主观能动性都调动起来,这就不一样了。
之前我的确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那时候我纠结的是个人能力对服务质量的重要性问题。我总觉得,作为极讲究专业能力的群体,律师必须要把自己的能力提升上去才算得上称职。否则,即使有超优质客户,有超高端业务,我也做不来。因此我还是要闷头学习,把自己的专业能力提上来再考虑宣传工作。
神奇的是,在上司跟我说了上面那番话之后,我想到的不止是带团队,我还希望能够做好品牌宣传工作,把我们律所的综合实力更好地展示出来,让醇香的美酒能够被更多的人更快地闻到。
突然,我想明白了,专业能力提升和做好宣传工作、管理工作一点都不冲突:做好了宣传工作,我就可以招揽来更大更好的业务;培养好了团队,我们就可以团队作战,大家集思广益好过我单打独斗;而大又好的业务老板也格外重视,如果团队都搞不定,老板会给我们安排更资深的律师一起合作。
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资深律师会带领我们一起做业务,我们从前辈身上学习,比一个人埋头看书的效率要高得多,而且还能够与同行合作建立起友好关系,怎么看都是赚啊!
抬头看看天,我终于领悟到:无私即大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