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崛起》: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滴答滴答去了哪里?
在你的指尖溜走了...
匆匆那些年,匆匆过了很多年。
这都是文艺的说法,
然而,夜深人静,
你有没有真的仔细想想你的时间去了哪里?
记得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一个父亲早出晚归,无暇顾及自己的儿子,儿子生日前一夜,而在拿出存了很久的钱,对着付钱说:“爸爸,这些钱给你,明天别去上班陪我过生日吧。”这个故事听着有点小心酸,但是仔细想想里面的逻辑呢?就比如说,如果我现在有100块钱给你,你愿意让我占用你多久的时间? 可能大多数人没有想过时间和金钱的关系,今天算了一个有趣的题目:如果你一个月的工资是10000元,那么你的一个小时价值13.8元;如果你的一个小时值100块,那么30天是72000元。然而,很多人应该默默的去按计算器看看自己一个小时值多少钱了。
这里引出的一个概念叫做hourly rate(每小时工资率)指的是单位时间的个人价值。
按照上面的价格,我们假定一个人可以选择随时工作,那么,2个小时的工作赚的的工资可以和男/女朋友一起看一场2-3个小时的电影,而电影的2-3小时你就失去了赚取工资的时间。这中间的时间价值差,在每个人心中的尺是不一样。有个人说过,时间要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如果真的美好,也便不是浪费。
为什么要说时间和时间这个度量呢?
时间的逝去不易察觉,就如同现在的无货币化一样,钱也不知道怎么花出去的。
有一个英语单词【intangible】说的也是不易察觉的无形资产,它的价值存在在当下那一刻有价值那就有,没有价值那就是没有了。人人都爱钱,那么,如果把时间做金钱化度量,大概你就会对时间有实在的感知了。
一个人最可悲的可能就是贱卖自己的时间,比如去做无谓的应酬,比如周末睡一整天,比如刷剧刷综艺,浑浑噩噩的度日。猛然有一天,当人醒悟,时间又消失了。时间的金钱价值大概是对时间存在感的最好的觉知的一个度量。
如何才能让一个人的时间具有更多价值呢?
让单位时间的价值增加
同样的时间,一个小时值18块还是值100块直接决定着时间的整体价值,而提高单位时间的价值,需要提高一个人的自身能力来使得时间产生溢价空间。
让时间可以批量产生价值
这个是互联网时代独具的特性,比如说,一个人老师线下教授一个班30个学生,一节课下来300块,而如果这个老师做在线教学录制视频,她的一个视频可以供互联网远远多于30人的人群来学习,哪怕一个人只收取1块钱,其批量累累积价值是远远高于现在亲身教学的。
让时间产生复利
爱因斯塔曾经说过:“复利是宇宙最强大的力量”,而当时间和金钱同时作用所产生的价值是不容小觑的。一个人可以因为自己当下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而持续带来金钱价值,即被我们笑称为“睡后价值”的主动收入。想一个很反面的例子,高利贷的利滚利最核心的也是如此,当一个人长期不还钱,在时间复利作用下,可想而知累积的欠款。
一个人如何过一天,他更多可能的也会这样过完他的一生。
网上流传着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理论以及时间管理的小工具,适用于每个人身上的又各不相同,时间管理最核心的一点其实就是拿回对于自己时间管理的主动权。
而对我而言,下面两项是我拿回时间主动权的方式。
早起,让人在横向维度上更具优势
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网上流传的王健林4点开始一天的作息表,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每天5点起来晨跑,和那些九十点才起床的人而言,在开始的时间差距上就有四五个小时,而这四五个小时能做的时间却又很多。有些人利用早起的时间锻炼身体,有些人利用早起的时间看书,也有些人利用这些时间早早开始工作,当别人起来的时候,这些人相当于在时间长度上多过了晚起的人。
远离无效社交
社交是人类社会不可少的活动,然而,真的每一顿聚会都需要参加吗?真的要如此紧凑的安排饭局吗?真的需要要了解知道每一个微博热点吗?现代人在渴求连接,渴求社交的心态隐藏着深层的一个含义即对于自己时间的放任。社交活动其实占用的双方的时间,而一个人是否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以及如何对待他人的时间也表现了一个人的修养。记得以前念书的时候,上课总会有人迟到,这个迟到的同学认为他只是迟到了一分钟,而老师却认为他的迟到导致课程讲解的暂停一分钟,全班50人,是整整的50分钟,而不是1分钟。
关于时间可以说的还可以很多,但是说的再多,只希望当你回望时间,时间可以告诉你它去过哪里。而时间所到达的地方也是你目前所过生活的返照。
一寸光阴,一寸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