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孩子的沟通和相处方式,决定孩子对你的态度和其未来发展
看到大家在讨论“聊聊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关怀那些事”我认为这个话题发起的太好了。
现在的父母能提供给孩子的物质要比我们90后好很多,但是很多家长却在与孩子沟通方面出现了问题和隔阂。之前我在接亲子关系的心理咨询的时候,曾有一位母亲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我在单位是中层领导,无论什么样的员工,在我手底下都能服服帖帖的,但是回到家之后我却管不了自己的孩子。在家里我说什么她都跟我对着干。”
从她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她的潜意识当中她始终认为孩子管出来的,虽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管教,但我认为比管教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注意自己与孩子的沟通的方式。
谈到亲子沟通,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家长们需要注意:
1、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去尊重孩子。不要以命令的语气强迫孩子去做他暂时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哪怕那些事情在家长看来是完全为了孩子好的)。
2、家长要注意做好角色转换,无论你在事业上多么成功,无论你在单位是经理、是总监、是处长还是厅长。那都是你在外面的身份,家里没有这些,家里有的只是爸爸和妈妈。
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带着父亲或母亲面具的经理、总监,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能够倾听自己心声,陪自己一起玩,一起旅游、一起购物的爸爸和妈妈。
3、钱不是万能的,别让金钱成为了亲子关系的绊脚石
谈到亲子关系,就不得不提到钱。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金钱问题呈现一个两极化的现象。
一部分家长认为,我辛辛苦苦赚了钱,都是为了孩子。因此宁愿花更多时间赚钱,也不愿意抽出一点时间陪伴孩子一起读书、游戏。在孩子需要钱的时候往往采取的是纵容的态度,孩子要多少给多少,长此以往就会让孩子觉得爸妈赚钱很容易,从而不知感恩,挥霍无度。
另一部分家长则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将“子若强于我,要钱做什么,子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当做教子圣经,在金钱方面过分压抑孩子的物质需求。无论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无论经济条件能否即刻满足孩子的需求,总是有意的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还美其名曰“轻易得到的东西孩子不会珍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成长。”殊不知,这样的错误观念,将为孩子的一生埋下贫穷的种子。
4、在与孩子沟通时,正确的说话,比说正确的话更重要
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故事给大家。在我们家,我妈妈在教育我方面是一个特别有智慧的人。因为她懂得尊重我的感受,相信我的选择。相反,我老爸则是比较专制武断的,他总是在自以为是的替我做着正确的决定,却从不考虑一下我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拿早上起床这件事情来说,我属于喜欢早起,但不喜欢早出房间的那种,起床之后我喜欢先在自己房间里看看书、写写字,然后再洗漱。老妈在我晚上几点休息、早上几点起床这个问题上从来都不干预,因为她知道我心里有数,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一次都没有迟到过。
相反,老爸每天早上6点40分左右就会从门外大喊:“6点40了,抓紧起床了。”一般我都回一句:“我知道了,你别管了。”我老爸,早上8点半上班,他7点40就非得从家走,还很愿意“顺路”开车送我,只要超过这个时间,他就会特别焦虑,一遍一遍的打电话催。后来,我直接不让他送我了。
从我的亲身经历可以看出,很多时候父母之所以催孩子,是为了转移他们自身的焦虑,越焦虑的父母越容易过分干预孩子的事情。
而那些自身不容易焦虑的父母,则更能够心平气和的遵循孩子内在的成长规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综上所述:与孩子沟通是一个技术活,当你觉得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妨先静下心来,向内观察一下自己,别在焦虑的支配下干预了孩子的成长。
有人说,现在做一个好家长越来越难了,在我看来其实也不难,只要能尽可能的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在物质上能够尽己所能的及时满足孩子,在孩子与你分享身边的趣事的时候能够耐心的倾听、及时的回应,就能够培养出一个很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