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兰芷,细嗅红尘-《杨绛传》
百年,相较于沧海桑田,只是弹指一挥间。人生奇趣无止尽,能像杨绛那样活的充实、恬淡、知足又不卑不亢的人,确实难得。 她这一生扮演了许多角色,女儿,妻子,母亲,真真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作为自己的杨绛:女士被尊称为先生者一般有超凡学识或德高望重,杨绛先生是不多有的其中一个。
杨绛生于江苏无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自称那是“寒素人家”,在这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地方,她度过了书香萦绕的童年。十六岁的杨绛,带着江南女子的天生婉约,铺开学业的锦绣前程,她先后就读于北京女高师附小,上海启明女校,苏州振华女中,成绩都很优异,后来考入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她这一生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去伦敦和巴黎留学,回国当编剧,当作家,当翻译。当她着手翻译《堂吉诃德》的时候,为了能更加精准的翻译这部著作,她开始学习西班牙文。历经二十一年,《堂吉诃德》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她生于乱世,心里却有一份与世无争的宁静,从容优雅的走过百年,一生如兰芷,经历过的荣辱悲欢,在她心里凝练成了沉甸甸的智慧。她是杨绛,不是因为她遇到了钱钟书,而是因为她就是杨绛。
作为女儿的杨绛:儒雅的父亲,温柔的母亲,是杨绛心的起点。父亲的爱是一座城,有其父必有其子,翻译成英文是“like
father,like son”,我想用来形容杨绛最合适,“like father,like daughter”。她的父亲杨荫杭早年在国外留过学,是个一辈子刚正不阿的知识分子。所谓言传身教,大概就是如此吧,由大家闺秀转变成才女,都源于她家里的经济基础和文化氛围。父亲对杨绛有着深远的影响,父亲爱书成癖,女儿嗜书如命,在父亲的教育下,杨绛更加懂得遵从内心的选择,不随波逐流,怀着赤子之心,为自己的信念坚持到最后。杨绛对父亲不仅有着深刻的父女情,更有着一份铭心的知己情。那份深刻的温暖一直在她心里潺湲着。这是她的幸运。
作为妻子的杨绛:钱钟书杨绛情定清华园,一见钟情。他们倾心如故,平静的走着,浅浅的聊着,静好的时光里,有流淌不完的幸福。浸在岁月里的爱情甜酿,伴随着他们远赴国外,走南闯北,相持一生,白头偕老。她像是上天派遣来照顾钱钟书的使者,为他的创作和学术研究奉献自我,若钱钟书是引领莘莘学子走向广阔深远的学术殿堂的人,那杨绛便是为他全程擎着火炬和披荆斩棘之仆者。她甘愿放弃自身才学,去支持丈夫走的更远。难怪钱钟书的“誉妻癖”,也可以说是杨绛成就了钱钟书。他赞杨绛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应该是对爱人最高的认同和赞美吧。
作为母亲的杨绛:老话说“女儿做母亲,便是报娘恩”,远在国外的杨绛,有了女儿钱媛,更是多了一层对远在故国父母的思念,奈何山长水远,鞭长莫及。所以他们为了给女儿阿圆唯一的爱,决定只要阿圆一个,放在心尖上的疼爱。如母如友,应该是亲情的最高境界吧。多才的母亲养育出一个敬业多才的女儿,可惜“世间好物不坚劳,彩云易散琉璃脆,”怕是她心里最深刻的痛点,经历了与女儿和丈夫的先后离去,她依然用她的大爱守护着她心中的家。
正如她喜欢的英国诗人兰德的一句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一个瘦小的身影撑起了整个家庭,也撑起了一代文学人的脊梁,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