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起源-《佛陀》
本书主要讲述佛陀整个的人生历程。从他求道的决心,到解脱的喜悦,到救拔众生的愿力,无一处不展现他的慈悲与智慧。
公元6世纪末的一个晚上,一个名叫悉达多.乔达摩的年轻人,从位于喜马拉雅山下迦毗罗卫国的舒适的家里出走,开始踏上求道之路。当时的他才二十九岁,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生活优渥,已有妻室和孩子。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富丽堂皇的宫殿是他的囚牢,孩子的出生也未曾给他带来一丝喜悦。他逐渐发现自己向往的是一种脱离家庭的生活方式,即印度苦修者所称的“出家”。这是个浪漫的决定,却给他所爱的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据说他的父母看到自己心爱的儿子身穿苦修者的黄袍,剃光头发和胡须后,竟然嚎啕大哭。只是乔达摩认为家庭生活是无法和最高的精神生活相比的,所以必须离开妻儿和父母。
慈悲心的诞生:传说乔达摩童年过得纯真无知,他与世隔绝,无法认识痛苦。后来他的父亲带他去为次年播种而举行的耕作仪式。当他看到耕地被犁过之后,嫩草被连根拔起,新芽上的虫和虫卵也都死掉。小男孩的感到莫名的悲伤,好像杀死的是他的亲戚。自此,他的清净妙乐之心产生。为什么乔达摩把世界看得这么暗淡呢?人终有一死,是个很难承受的生命事实。人类是唯一活着知道他们终有一死的动物,而且他们发现这种死亡的景象总是很难去想象。
通达菩提,当有他道:苦行和瑜伽都不是究竟解脱之道。自从乔达摩出家以来,他一直在与人性抗争,压制其中的每个冲动,他甚至不相信任何快乐。当然,他已经奉行“五戒”多年,即禁止杀生,妄语,偷盗,饮酒和邪淫等“不善”行为。但是现在他发现光持戒还不够,还必须培养和这五戒相反的积极态度。修行者不止是要避免杀生,还必须增长慈悲心,以对治任何细微的嗔念。不妄语也很重要,但“正语”却更关键,说出的话语必须“有理有益”,除了不偷盗外,还应该布施,少欲知足。“放下”是佛法的要旨。正悟的人不会执持或攀缘哪怕最权威的教义。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没有东西恒常不变。
正念的修习:戒。定。慧。
一.戒:正语,正业,正命。这是增长善法。
二.定:正精进,正念,正定。这是乔达摩修证过的训练。
三.慧:正见和正思维,这两个道支让修行者通过戒律和禅定去理解佛陀的法。
般涅槃:究竟涅槃,证道者在死时达到的最终寂止,因为不再重生另一存在了。涅槃是超越自我的存在,没有我执,是无法想象的境界,非常像佛陀自身。佛陀证道以后,完全融入涅槃,合而为一。就像基督徒会观想耶稣,以便想象上帝的模样。佛教徒也认为佛陀是涅槃状态的人类化身。
佛陀临终前,说完最后的教诲,随即入定。但是他随即超越了那些仍然被感官经验主宰的人所能知道的一切的境界。
愿所有众生皆得安乐,不论强大弱小,地位高低,渺小伟大,可不可见,距离亲近,皆完全自在安稳。愿众生互不欺骗或鄙视,不因嗔恨而伤害,愿我们珍爱一切,犹如母亲看护孩子。愿我们的慈心遍布十方世界,对整个世界充满无限的善意,断除憎恨和敌意。
佛语释义:
比丘:每天外出乞讨食物的托钵僧。女性僧侣成为比丘尼。
轮回:死亡和再生的循环,推动人从一次生命进入下一次生命。通常指俗世人类境遇的变动和流转。
涅槃:“消除”,“寂灭”,自我的消失,从痛苦与灾难中解脱而获得开悟和解放。
菩萨:将来能证道的人,梵语为 Boddhisatva。
乔达摩:“释迦国的圣人”,佛陀的另一名号。
如来:佛陀证道后的名号,有时被译作“完满者”。
三藏:字面意思是三个篮子,即巴利圣典的“经,律,论”三大部分。
心解脱:是证悟与证得涅槃同义语。
业:行动,事迹。最初指宗教仪式活动。
正遍知:又称圆满觉者。
执持:瑜伽术语:专注。
可以看看 黑塞写的 《悉达多》 我看完了 然后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