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024年财女阅读/读书笔记打卡

来自财女读书会・5819篇帖子・45339人参与

发帖
芷凝

【芷凝_15/02】《为何家会伤人》

芷凝
芷凝 芷凝 2018-08-25 14:26 阅读(2146)


最近《延禧攻略》大热,魏璎珞和乾小四的互动让我看起来津津有味,后宫那么多莺莺燕燕,温良贤淑,三从四德,善解人意,为什么见识过无数女人的乾小四对魏璎珞如此不同呢?


就从书中解释好男人为什么总是被“坏女人”搞定,这一段开始吧。


中国男性有一多半是那种没有力量的老好人,没有活力。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是道德高尚但乏味的,而且在家里又总是暗示、攻击、指责别人道德低下。与男人一样,这样的女人也是没有活力的。但是,充满欲望的女人是有活力的。比如田朴珺,媒体上关于她的信息让我们看到一个积极主动、欲望强盛的女性。她跟邓文迪很像,都是可以很直接地向男人示好、撒娇的,她们会凶悍地对待对方,也会凶悍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人类在寻找另一半的时候往往是在找一种圆满,将自己没有的那部分补足。这是无意识的,而且带有普遍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好男人都被“坏女人”搞定了,因好男人渴望拥有坏女人身上的那份活力。


我读这本书的初衷,是好奇。

因为我自幼家庭环境还相对比较健康,虽然我的父母一再表示以后还是要靠哥哥养老,家里的房子什么的都是哥哥的,哥哥孩子出生的时候父母第一时间就从山东坐高铁去了福建,我生孩子,都同在山东,爸妈都没有过来。

但是比起不幸童年的人来说,我的童年过的很幸福。

我迫不及待的想要读这本书,想要知道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心理差异,甚至是命运差异。


声称最重视孩子的中国父母,实际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

中国父母有一个十分陈旧的观念,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对他都无所谓,越大就越应该重视、尊重他。婴幼儿时期不亲密,长大后又瞎亲密,处理不好爱与自由的关系。

孩子在三岁到六岁之间是十分脆弱的,成年后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来自这个阶段。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人格障碍则源于六个月之前的严重心理创伤。

所以,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新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母亲对于孩子未来的情感方式和生活的幸福是起决定作用的。三岁之前,父爱可以不存在,爸爸的作用只是支持妈妈,给妈妈安全感,而不是直接发挥作用。

但是,中国人的产假只是给妈妈一个身体恢复的时间,中国家庭中的老人又习惯把孩子从妈妈身边“抢走”,社会与家庭一起制造了母亲与孩子的分离

在一个有男权倾向的社会,妈妈作为外来者进入一个家庭是孤立无援的,爸爸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第一位,儿女放在第二位,情感上,妈妈永远是最末位的。


当母亲有了儿子,她便将自己对丈夫的欲望转移到儿子身上,儿子总是害怕被母亲的爱所吞没,于是便有抗争,抗争的结果是,将逃离妈妈的欲望转移到自己老婆身上。在父权色彩浓重的广东潮汕地区,一般男人不会离婚,老婆就是妈妈、是责任。

通常我们第一个爱上的都是自己的妈妈,如果与妈妈的亲子关系构筑得不好,成年之后,就很难处理好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童年的内心模式在成年就会呈现出来,这样就形成一个轮回。


看这段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前段时间在节目中说“我没有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儿子”的明星的妈妈,原谅我刚刚现百度搜索“汤唯前男友”才想起来他的名字。父母不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终身的样板,事无巨细大包大揽的妈妈,又怎么能要求儿子独立自主,恐怕很多时候根本都不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


希望我能做一个合格的妈妈。我要做一个合格的妈妈。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16)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