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18读书27】读《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之智力脑(四)
该原创文章,属于授权她理财独家刊载,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六:跟孩子一起把数学“玩”起来:孩子的早期数学能力越强,不仅之后的数学能力更强,甚至识字能力也会更强。
孩子天生就有数学能力:孩子天生就有数感,也就是数字直觉,应该早早被我们用来启蒙数学,因为这种直觉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数学基础,帮助孩子今后理解数学的抽象符号。
相信有很多妈妈现在想起读书时学数学时的困难和痛苦,现在还心有余悸吧。越是以前数学越不好的家长,我觉得越要重视培养和孩子的数学能力,一方面父母的数学思维和习惯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另一方面也不想孩子再像我们以前一样学得那么苦了。如果能稍微容易和快乐地学习数学以及相关的学科的话,那么从幼儿时期开始有意识的培养数学能力,我想对以后的一定是有用处的。
孩子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算思维:理解数字和运算。很多人的数学启蒙是背数字,从1到10,这是理解数字的一个方法,但会被数字不等于会“数数”,背的滚瓜烂熟不等于理解数字本身。
2、空间和几何思维。空间和几何思维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平时父母跟他们玩的时候,可以多用一些描述形状、空间的词语,引导孩子感受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特性。除此之外,实物也是很好的锻炼空间和几何思维的方法,跟孩子一起搭积木、拼七巧板,引导他体验图形之间的转换。
3、测量和对比思维。测量和对比思维也是很重要的数学思维。对于比较小的宝宝,重在提高他的比较思维,然后再循序渐进提高测量思维,测量思维还能锻炼孩子的时间规范能力。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培养数学能力,其实最重要的时培养各种数学思维,并不是填鸭式地教孩子背数字、算算术等,重点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思维的培养和构建。这也是可能你数学在小学和初中成绩还比较好,为什么一到高中就一落千丈的原因。
其实不管是数学的学习需要学习思维和能力,就是我一个高中文科学科地理的学习,经常离不开数学的思维,往往很多同学就是理解不了,其实真正的计算真的很容易。那就更不要说理科当中本来就和数学关系密切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了,因此培养好数学思维,也是为以后的全面学习打好基础。
那么如何启蒙效果更好呢?作者也给了三个方法:
1、数学即生活。数学是抽象符号,我们要把抽象数字转化成具象的生活场景,从每天的生活中教孩子数学,用孩子身边就有的、直观的东西来教。
2、数学即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情景式的、应用式的数学能力,会让枯燥的数字鲜活起来。
3、数学即沟通。对于年龄稍大、会进行简单数学计算的孩子,作者还推荐一个方法就是在睡觉前,跟他讨论一个数学问题,一周两三次即可,就会有效提高孩子的数学技能。
生活中离不开数学思维和能力,那我们平时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抓住一些机会来提高和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我前段时间看了孙弘路老师写的《妈妈教的数学》,虽然很多内容都忘了,但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了他的数学能力,所以才成为专家。
目前我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绘本,各种数学启蒙绘本,3岁以前是比较简单的,以前也有所介绍:《数一数,亲了几下》、《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趾头》、《首先有一个苹果》、《是个小脚趾》等,这些都是数数的启蒙,其实还有很多绘本无形中也有关于数数、形状、大小等的渗透。
3—6岁的宝宝,我给侄女买了《好玩的数学绘本》、《你好,数学!》,暑假的时候,我带着三个孩子一起读, 就是各种数学思维的培养了,目前最长草的就是《汉声数学》了,一定要买来等女儿大点看。侄女刚刚读小学,前段时间刚给买了德国逻辑狗里面关于数学计算方面给她边玩边培养数学能力,有时间我再总结一下吧。
七:一万小时不靠谱,刻意练习是正道。
快乐教育真的好吗?没有不练习就能取得成就的天才,几乎所有的天才,都是后天的刻苦练习塑造出来的。人的认知是有限的,练习可以把低层次的思考过程自动化,这样能给更高层次的思考留出足够的空间。
现在很多家长甚至时教育专家所提倡的快乐教育其实是教育的一个误区。如果从小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那么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你的孩子学习起来会非常吃力的,不仅他自己痛苦,老师也会很痛苦,家长更加痛苦!我们不提倡死学、超前学,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一定要有意识培养的。否则,你所谓的快乐教育就是害了孩子!
关于练习的两个大坑:一万小时定律?熟能生巧?一个人需要突破舒适区,有目标、有方法地在学习去进行刻意联系,才会进步和成长。
这个,也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我经常在课堂上跟学生说熟能生巧之类的话来鼓励他们,看来也不能乱说了,如果一直在舒适区做无用功,那么时间再长再熟练都是没什么用的。联想到自己,最近一直苦恼没什么进步,应该也是我一直待在舒适区的缘故吧。所以,要想有所突破,我首先应该勇敢离开舒适区而真正进入学习区。
刻意练习,你可以帮孩子这样做:首先,帮孩子分解任务,将一个任务分成小目标来练习;其次,再安排练习时间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追求时间长度,成功跟练习时间长短不完全成正比;最后,你要给孩子反馈。给孩子反馈有两个要点:一个是要及时,另一个是要具体,越具体约好。
最后的刻意联系小策略,是不是很多家长都忽略了,抑或是不知道怎么做?我觉得很可行呢。尤其是最后的反馈,科学及时有效的反馈比你的不经意的敷衍、一成不变的“你真棒!”等评价,也是没什么用的。
育儿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我还要走的路很长很长,在这条路上,一路走,一路收获,一路反思,一路欢笑。各位妈妈,加油哟!
ni zhe bi ji tai ren zhen l
4到6岁吧。
我其实在温故知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