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培珽《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读书笔记
这两天读了很多人推荐的汪培珽著的《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很好读,大概两三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书中传递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要用爱、耐心和爱心持之以恒地去给孩子念故事书,不要有功利心,只要你认真沉浸在这日日为孩子念故事书的亲子时光里,你所期望孩子拥有的好品格、大能力、专注力以及好的阅读习惯最后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所以不要着急,用心就好,花终有一天会如你所愿地盛开。
不管如何为孩子念故事书,心中始终要牢记一点,在孩子还没有彻底爱上故事书之前,一定要小心呵护他对故事书的兴趣,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念故事的时机,把握住让孩子爱上书本的黄金时期。比如说孩子用奶瓶喝奶的时间,睡觉之前,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时,孩子早上刚醒来还乖乖躺在床上时。
那具体要怎样念呢?
孩子一岁之前,可以想怎么念就怎么念,只要让孩子对书感兴趣保持兴趣即可,但孩子一岁之后,虽然这个时候孩子还不太会说话,但已经具备理解事情的能力,所以千万不要一开始就照本宣科地念故事的文字,因为文字的叙述对现阶段的孩子来说比较难理解,恐怕无法有效引发刚在起步阶段的孩子对故事的兴趣。因此,孩子一岁以后,在念故事书之前,可以适当先做下功课,提前浏览下故事的内容,消化之后再用自己的口语说出来,就像平常对孩子说话一样,这样才最能被孩子接受。
但如果碰到故事即使用口语解释也超出了孩子的认知范围,可以跳过,省略不说,要优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先延长他们听故事的时间再说。除此以外,在念故事书时,抑扬顿挫要明显,有必要时可以加上辅助音效,比如说故事书中讲到了某些会发声的动物和东西时,这些都会让孩子非常有兴趣和开心,不用怕太夸张而不好意思。
什么时候才能进入照本宣科阶段呢?
这个就是因人而异了,在你大约确认孩子已经爱上书本,不管你怎么念,念的有多无趣孩子都爱听的时候,但在刚进入照本宣科阶段时,对于刚新买的故事书,尤其是孩子只有两三岁时,在头一两次时,还是要先用口语说,等到孩子对故事的内容已经可以掌控之后,再完全按照书本的文字,一字不漏地照念,这样慢慢从口语阶段过度到照本宣科阶段。
念故事书需要注意的几点:
1、给孩子念时,自己也要用心听,也要投入,因为念故事书不是一种单向活动,是一种亲子的互动与沟通,孩子是很敏感的,你的情绪他是能感受到的。
2、不能强迫或者威逼利诱孩子听故事,就是之前讲过的,保护孩子的兴趣为主,不要把兴趣扼杀在了萌芽阶段。
3、持之以恒是关键,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考验孩子的耐性。PS:睡前阅读是坚持下来的好时机。
4、选书有困扰时,可以试试以冒险、机智、解决问题和勇气为主题的书籍,比如说《小北极熊迷路了》《小象要去找弟弟》等,这类故事书会有一些为孩子设计的紧张情节,特别容易吸引孩子。
5、书买得再多,都不如持之以恒地用心念重要。

这也是个办法呢,get了
学习了,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