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麻雀读史-宋人宋事

来自财女读书会・9篇帖子・63人参与

发帖
麻雀爱读书

欧阳修小传

麻雀爱读书
麻雀爱读书 麻雀爱读书 2018-10-24 08:56 阅读(4289)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今江西永丰人,生于四川绵阳,长于湖北随州,晚年定居安徽阜阳,死后葬于河南新郑。

欧阳修上承韩愈,领导了北宋的古文运动,将文章的创作形式由四六体的骈文转到古文上。古文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更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欧阳修还提倡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强调文道统一、道先于文的观点,所以欧阳修及其后文人所作的文章,可被称作新古文。

欧阳修还特别注重向社会推介文学人才,并着意培养文学接班人。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的其余五位大家: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曾受到过他的推荐或培养,曾巩和苏轼都是他的得意门生。为发现和推荐文学新人,他编了一本《文林》。各地文人寄给他的文学作品,他只要发现可取之处,哪怕只言片语,也一定收到《文林》当中。

欧阳修还是金石学的开创者。金石学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是现代考古学的前身。欧阳修从小就对碑文感兴趣,成年后,他多次亲自或请朋友搜寻碑文拓片。在他老年时,将自己收集的钟鼎彝器铭刻汇编成《集古录》,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在政治上,壮年时的欧阳修刚直敢言、无所回避,并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多次受到诬陷。他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坚定支持者,新政失败后,他遭到污蔑,被贬滁州。见识了朝廷上的风波险恶,加之身体多病,欧阳修渐生退意。然而皇帝却越来越重视他,之后他在朝十几年,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重。在王安石的改革大幕拉开后,欧阳修知道自己已跟不上改革派的脚步,于是坚决请求退休,彻底离开朝廷。

欧阳修的著作

经学方面,欧阳修著述了《易童子问》《诗本义》等著作,开创了以疑古辩伪为特征的宋学。

史学方面,欧阳修几乎独自完成了《新五代史》的修撰,参与编撰了《新唐书》。

文学方面,欧阳修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以及其他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六一居士集》和《欧阳文忠集》等形式流传至今。

金石学方面,他晚年著成的《集古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文学评论方面,他创作了《六一诗话》,以随笔、漫谈的方式论诗,创立了文学批评史新体裁。后世人有不少作诗话、词话、曲话的,都是受欧阳修启发。

另外,他还创作了笔记类集子《归田录》,记载朝庭旧事和士大夫琐事,大多是亲身经历、见闻。这本集子开创了宋人笔记的先河。

欧阳修的生平

欧阳修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和妹妹前往随州依靠叔父欧阳晔,暂时把家安在随州。家里贫穷,母亲就用荻杆在沙地上画字,教欧阳修认读。十岁时,欧阳修在乡人家中发现六卷残破的《昌黎先生文集》,从此奠定了一生的文风和志向。

欧阳修24岁中进士,被任命为西京(洛阳)推官。在洛阳,欧阳修和梅尧臣、尹洙等一众文友互相切磋诗文,一起反对当时流行的、重视雕琢的西昆体诗文,这个时期是欧阳修文学创作的重要开端。

景佑元年(1034),欧阳修由王曙推荐参加馆阁考试,入朝担任馆阁校勘。景佑三年(1036),范仲淹上“百官图”抨击吕夷简,遭贬。欧阳修写信责备高若讷在谏官职位却不为范仲淹上言,言辞激烈,被贬为夷陵县令。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城。庆历三年(1043),被任命为谏官。本年,范仲淹、富弼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是坚定的支持者。

庆历五年(1045),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等改革派先后被贬出朝廷。欧阳修作为改革派的一员,遭到守旧派的诬陷,发生“盗甥”案。后来判明欧阳修无罪,但仍被贬到滁州。在滁州,欧阳修寄情于山水,并为政宽简、与民同乐,作出了传世散文《醉翁亭记》。这时的欧阳修已经成为当时的士林领袖,各地文人纷纷将自己的作品寄送给他,希望能得到他的赏识和推介。

至和元年(1054),欧阳修再次回朝任职。嘉佑二年(1057),欧阳修权知礼部贡举。当时流行的文学形式是“太学体”,这是对骈文矫枉过正的一种古文形式,艰涩难懂。在这次礼部考试中,欧阳修将那些写奇涩文章的考生摒弃不取,大大打击了那些写“太学体”文章的考生。这次的选取结果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因此之后的文风就向着欧阳修希望的新古文方向发展了。这次礼部考试录取了大量后来的政治界和文学界人才,如苏轼、苏辙、曾巩都在本年中了进士。

嘉佑八年(1063),仁宗去世,宗室子弟赵曙即位,为宋英宗。英宗即位之初,曹太后垂帘听政。太后和皇帝关系不好,韩琦、欧阳修等大臣为改善两宫关系来回奔忙,终于使两宫重归于好。治平二年(1065),朝廷发生了关于英宗对生父应称“皇伯”还是“皇考”的“濮议之争”,朝臣们分为两派,一派以司马光为代表,主张称“皇伯”;另一派以韩琦、欧阳修为代表,主张称“皇考”。最后“皇考”派得胜,但舆论却偏向“皇伯”派。

治平四年(1067)正月,英宗去世,神宗即位。二月,御史彭思忠、蒋之奇污蔑欧阳修与长媳吴氏有暧昧行为,神宗派人彻查,最后还欧阳修清白,贬逐了构陷之人。这时的欧阳修因为朝廷上的险恶以及自己的年老多病,对做官心灰意冷,只想退休回乡,于是连续上书请求退休。三月,朝廷放他出朝任职,但皇帝仍不想让他退休,甚至有心任命他为宰相。

这时王安石已经入朝,和神宗联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经过多年的政治生涯,欧阳修比“庆历新政”时更加成熟,他深知变法的不易,但也知道自己因年老,思想趋于保守,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所以在变法之初,欧阳修并没有发表意见。直到熙宁三年(1070)朝廷推行“青苗法”,欧阳修看到青苗法推行过程中对人民造成的骚扰,才连续上书表示反对,并擅自停发靑苗钱。

熙宁四年(1071),在欧阳修不断上表辞职的情况下,朝廷终于同意了他的退休请求。欧阳修退居颍州,改号“六一居士”,过上了琴棋诗书酒的休闲生活。

熙宁五年(1072)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病逝,享年66岁。朝廷赠太子太师。熙宁六年(1073)八月,赐谥号“文忠”。熙宁八年(1074)九月,安葬在开封新郑县旌贤乡。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的专栏:#麻雀读史-宋人宋事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4)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