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6---- 几个概念之“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TIPS摘抄:
1.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是“说了什么”更重要。
2. “做了什么”不如“怎么做的”更重要;
3. 言行背后的感觉和态度,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
4. 一个问题,既可以用一种责备和羞辱的腔调,也可以用一种表达同情和兴趣的语气;既可以营造出一种让人感到亲近和信任的气氛,也可以造成一种疏远和敌意的氛围。
5. 很多大人竟然相信,在他们制造出距离和敌意之后,还能够对孩子造成积极的影响?是真得相信,还是想都没想就这么做了?
6. 说话的语气最能准确地表达出我们言语背后的感受。
7. 避免把事情本来的“逻辑后果”变成惩罚,而无法达到长期的积极的效果。
8. “逻辑后果”或 解决方法。
9. 问孩子怎么做,要比告诉孩子怎么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问孩子而不是告诉孩子是最有效的正面管教方法之一。
10. 告诉孩子怎么做会引起抗拒和反叛。
11. 以尊重的态度问孩子,能让孩子参与,使孩子感受到自已有能力,并以有益的方式运用自已的力量。
12. 大人的语气要和善而坚定,不要夹带羞辱责骂,否则请求就变成了惩罚。
比如,“你怎么这么笨?马上清理干净。”“从现在开始让我倒牛奶,因为你倒不好。”
13. 没有鼓励、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学到的方法就会沦为不尊重和操纵。
14. 如果能时刻问自已,“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的话,那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
这一段内容读下来,我觉得每一句话都点醒了我,作者举的例子、提及的情况,和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感到挫败时的心理感受一模一样的,我们远离了教育孩子的初衷,变成了单纯的给他们一些color、变成了泄怒泄怨,而远远偏离了想要达到的目的:为了给予孩子力量、帮助他们提升和成长的。
所以最后那一条,(如果能时刻问自已,“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的话,那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真得和情绪管理一样,在面对孩子情绪失控、口不择言之前,深呼吸一下,问一下自已这个问题。怎么做的,比做了什么更重要!反效果的事情,还不如忍下来,回头做。寥寥数语,点醒梦中人,呵呵.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