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专栏】yuyan的育儿补习课

来自辣妈班・14篇帖子・214人参与

发帖
yuyan

学会等待与延迟满足

yuyan
yuyan   yuyan 2018-11-09 20:14 阅读(2279)

我喜欢带孩子去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会增加孩子的认知,大概从两三岁开始,让他自己选喜欢吃的,比如饼干,后来的元气棒面包等等,刚开始他拿到后就想打开包装塞嘴里,我们自然是不让他吃的,告诉他必须要交了钱才能打开,告诉几次后,从最开始有点不乐意到后来乖乖地交完钱后吃,甚至手拿着走一路,直到到了家再吃,算是让他学会等待了。

然而在家里,冰箱里的酸奶他看见了一定要吃,我怕凉,就让他数数,数到200后再吃,这个方法也比较奏效,起码孩子知道你是懂他的,接纳他的要求的,所以也还比较乖乖配合。

再举一个例子,在外面逛商场或者超市,看到喜欢的玩具,总是爱不释手啊,我家这个娃,比较容易沟通或者容易转移注意力,还没有在外面大哭大闹过。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他没有的玩具,每次去同一个地方都要把那个玩具在手里把玩一番的话,我会买下或者从网上比价后网购,但是如果是家里已经有类似甚至相同的,我一般是不给他买的或者跟他讲条件,等他达成某个目标再买。

当然也有不能等的时候,有一次孩子生病上吐下拉,从医院回来想要去附近商场吃自己喜欢的小蛋糕,结果我们直接坐车回家了,这个哭啊,怎么哄都不行,我从京东到家下了一单味多美,半个多小时送到家了,孩子立马就不哭了。 

上面的例子里,想必很多人都有类似经历吧。也就是孩子要学会等待,而家长很多情况下做出了延迟满足。学会等待和延迟满足本身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有时二者相伴而生。主角分别是孩子和家长。

今天继续翻看云香老师的书《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才知道其实有些时候家长的延迟满足做的并不对。

先来说说对待孩子等待的问题上,作者一贯的态度是:

1、只要我们愿意满足孩子,而且有能力马上满足,我们就应该马上满足孩子的需要。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是在满足不了的,也应该以接纳的方式让孩子学会等待

2、不管孩子是大哭大闹,还是其他表现,都抱着一种接纳的态度,那就是虽然我不能马上满足你的要求,但你的要求我看见了,我很重视,他是一个很美好的要求

3、坦诚告诉孩子等待的原因,当孩子有情绪时认真倾听孩子的需要,并和他共情,这就是让孩子学会等待的方法。当然这个“等待”说的是孩子能力范围内的“等待”,而不是大人所期望的那种所谓忍耐。

而关于延迟满足,书里也提到,有些家长往往自以为是,给孩子设置重重障碍,使出种种手段让孩子学会所谓的“延迟满足”。比如孩子哭了不会立马抱起来,而是让孩子哭一会儿甚至不哭了再满足,孩子要一个玩具,不想让孩子养成喜欢什么就马上要买的毛病,总要抻着不买,让孩子难受一番,实在哄不了了再买……总之是不怎么讲方法、往往是简单粗暴的方式。

作者认为,延迟满足是一种病态的教育方式,是父母将自己的控制欲强加在孩子身上的表现。那么,这种变态的做法其实并不能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

美国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曾设计了延迟满足实验,先后有600名孩子参与实验,并在18年之后跟踪调查,得出了结论是:

1、“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表现更出色;

2、再隔两年二次跟踪时,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

3、这些孩子中年后接受大脑的成像检查,结果发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

得出这些结论,其实意义并不大,并没有指出如何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更没有说延迟满足的能力可以后天培养。

进一步的研究报告表明:4岁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的孩子就明显出现了早期萌芽。因此,孩子还小时,不要太过苛刻地要求一定要会延迟满足。

总之,延迟满足是孩子的一种自发的管理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在父母的设置下被迫延迟,深层次的挖掘之后,才发现,我们以为的科学的延迟满足的育儿理念,原来很可能做的并不科学。到底是孩子自发的还是被迫的,差别太大了。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8)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