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年轻女性为什么不愿意生娃?
2016年,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大家像下饺子一样争先恐后生娃——这种场景并没有如期而至。
40岁左右的阿姨们有不少要生二孩,尤其是第一个子女是女孩的。
但是处于最佳生育年龄的80后和90后,却连生一孩都不太愿意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的二孩出生数量比2016年多了162万人,同时,一孩出生数量却比2016年少了249万人。也就是说,新出生人口少了87万。
2018年,为了避免“人口断崖式下跌”带来的社会问题,为了鼓励大家生二孩,新的税法将把子女教育费用列入个人所得税抵扣项目。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上幼儿园,那么你家每个月可以节约的个人所得税,大约是100到200元,根据月薪一万到两万不等。如果你刚好月薪一两万又因为每个月缺一两百块而不敢生娃,那么你可以放心大胆去生了。
显然,大部分人不生还有其他原因。
当前最突出的自然是房价——人人都说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六个钱包用来买房了,哪来多余的钱多养娃?有这个问题的不只是中国大陆,韩国、日本、香港、台湾这些高房价的国家和地区生育率都是全球倒数前几名。
多生一个孩子就只是多添一双筷子?不存在的。学区房就先不说了,幼儿园费用动辄一年几万,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费用更是没有上限,一个孩子就足以让一个普通家庭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再来一个很可能就被拖垮了。
然而,高房价并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
新加坡有政府提供的廉价组屋,还有高额的生育补贴,但是生育率却是全球倒数。德国不是高房价国家,生育率也很低。为什么?
其实,除了房价以外,这些国家与地区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根深蒂固,女性被当作理所当然的家庭照料者,生育对职场女性代价太大。
首先,光怀孕的可能就已经让女性找工作时面临歧视,换句话说也就是收入可能已经被打折。目前中国女性平均收入只有男性的65%。
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却可能因为怀孕生产而中断职业生涯。
经过十月怀胎、产检,再承受剧痛分娩,生下孩子。你以为完成任务,其实挑战才刚刚开始。
拒绝生二胎的财蜜们这么说:
“以前男耕女织,现在呢,女人是不但要耕,还要织,压力太大了。我多恨自己才想生二胎?”
“生了个孩子看透了老公婆婆一家人,永远不可能生二胎”
“产后抑郁无人理解,坐月子把这辈子的泪都流干了”
“不想再胖到160斤”
“想留更多的时间和钱给自己”
多数职场妈妈都不得不每天在工作和带娃中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
那么,是否女性都不要上班了,回归家庭,就愿意生了呢?
日本女性很多婚后就不上班,生育率却持续低迷了几十年。
更多研究证明:在女性受教育水平较高(在此意味着对生育和婚姻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的地区,除非有利于促进家庭内部男女平等地承担家务和育儿责任,否则各种补贴和措施都收效甚微。
个人所得税减免、发放育儿补贴、建立公共幼托机构、鼓励男性休陪产假……这些手段都被使用过,哪些有效?
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国家采用发放育儿补贴、鼓励女性在家带娃或者兼职工作的政策,结果是,上班的女性变少了,但上班的那部分更不愿意生了,整体生育率依然低迷。
北欧国家则采取的是兴建各种幼儿园、托儿所,让职场女性在白天可以上班,同时给男性放长时间的育儿假,鼓励男女双方一起带娃。比如,从 2001 年开始,瑞典政府规定必须为学龄前儿童家长提供托儿所和幼儿园。此外,父亲还有90天的育儿假。在丹麦,2014年就有65.2%的2岁以内的孩子在白天都能得到托儿所的照顾。挪威每年投入GDP的2%用于0-6岁的幼儿教育。而国内,3-6岁的学前教育投入仅占GDP不到0.3%,3岁以前基本为零。目前,这几个北欧国家的生育率在发达国家里均为前列。总和生育率达到1.8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个育龄女性生育1.8个子女。而中国,1.05。 德国、奥地利等总和生育率为1.3左右。
2015年美国当代家庭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家务、性别和亲职》的研究报告,指出家庭生活中“给力”的丈夫是鼓励职业女性多生育孩子的重要因素,1965年以来,美国已婚男性的育儿参与增加了两倍,日常照料增加了三倍,已婚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明显减少,但是育儿的时间仍在增加;丈夫参与的育儿照料越多,妻子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意愿越强。
经过这样的对比,你或许可以从理性上理解90后女性对生育的顾虑了。
其实生一个或者两个,甚至不生,作为个人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但是低生育率是切切实实会影响一个国家以及身在其中等的每个人的未来的。
不信看看日本的畅销书《未来年表》里对低生育率的日本未来的推测:
2018年,国立大学面临招生危机 ,小学、中学由于生源不足大量关闭,最后蔓延到大学。国立大学由于合理生源少只好降低招生标准。
2019年,基础设施问题如公路、水电系统等缺乏维修人员,且由于人口变少,人均成本剧增,有的地区自来水可能会断掉。
2020年,半数女性超过50岁。
2021年,因为看护不足,有一批职场人士为照顾老人不得不辞职。
2024年,每三个人就有一个超过65岁,65岁不意味着能安享晚年了,有的人养老伴,以及八九十岁的父母。
2027年,能捐血的年轻人不足,血库严重缺血,很多外科手术无法做,医疗系统崩溃。
2030年,便利店等设施将因人口过少无以为继,银行、百货、养老院将从乡镇地区消失
2033年,三个房子就有一个空的。房子比人多了,可是缺乏公共设施的房子你会想要吗?
但是提高生育率不应该靠把女人赶回家,或者靠生育基金之类的惩罚。
一旦女性对生育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那么只有将生育的代价合理地让社会、男性共同分摊,才有可能普遍提高女性的生育意愿。
普通人支付得起的幼托服务,和家庭事务的平等分配,才是提高一个国家生育率的希望。
生育率下降了,是很难再恢复的。
而且,只是国家有政策有什么用,我生了孩子,老公费力争取才有一个星期的假期,结果4天都被安排开会。
需要扭转整个社会的观念。
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高生育率的,不过有合理的政策和福利能稍微提高一些。
从家庭内部来看是这样的,毕竟资源有限。不过从国家的角度还是要创造条件让穷人也生得起娃。
在福建,基本上第一个女孩的,都会再生一个我亲戚,生了两个女孩,现在准备生第三个……
生活是自己的,小孩也是自己来拉扯大,如果条件允许,随意,如果条件不允许还被要求生二胎(或者说是男孩),女生要坚定说no。作为一个闽南人,只生了一个女孩,是不会要二胎的
是的,不过婆家希望再生一个,然后还需要婆婆照顾孩子,自己去上班……生活在一起,就很难扛住催生的压力
我生娃的意愿不强,只有在看到别家小孩可爱的时候才想要,不过物质真的是最基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