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人间世2 呼吸》谈弱势群体的自我保护与救赎
“人活一口气,一呼一吸, 很平常,但有一类特殊的群体,简单的一呼一吸对他们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看了纪录片《人间世》关于尘肺病那一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一直闪现的是,为了给患尘肺病的儿子治病,借遍全村凑了50万的老人在儿子顺利完成手术后,那既欣喜又辛酸的老泪纵横。
他们是弱势群体,在许多年前,生活的重担将他们推向了矿井、砂厂、石雕厂、黑作坊,为了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选择了收入高但工作环境极端恶劣的职业;许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肺部已经被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不溶于水的粉尘颗粒完全占领,无法呼吸,成为一个个等死的尘肺病患者。
得了尘肺病唯一活下来的希望是换肺,但是得到肺源是一个问题,换肺需要的天价治疗费又是另一个问题,在这二个问题都解决的情况下,才有活下去的希望。又因为难以确定为职业病,所以得了此病的人群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钱医治。
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得病,更何况是这种高危行业,所以要防患于未然,最好是能不参加这种工作,如果生活所迫必须要做这种工作,那么在工作之前必须要做好二件事:
首先,头等大事就是为自己买下高额的医疗保险。
看过一项调查,问“你最不能承受的风险是什么?”很多人选择了高昂的治疗费和康复费。
试问,如果不幸患重病,你真的有足够的钱来和死神抗衡吗?
《人间世》另外一集,一个癌症妈妈,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刚刚生了孩子,却遭遇死神来敲门。后来卖了一套上海的房子,去美国求医,尚在人世。
但是,这“尚在人世”少不了那几百万真金白银的支撑!不是人人都有北上广深的房子,即便有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卖了看病!就是这么现实!
尽管现在很多人都有医疗保险,但在很多重大疾病面前,医保的覆盖显得捉襟见肘,一方面医保有赔付上限,另一方面很多自费药、自费检查项目都不能报销,但治疗中却经常要用到进口药品、自费药品。一旦不幸患上重大疾病,病中治疗,病后康复疗养,都需要不菲的费用。
而这些弱势群体,很多患者都不是富裕家庭,甚至没有医疗保险。当这些恶疾到来时,多少家庭因病致困,多少家人无力挣扎,欲哭无泪!他们往往没有保险意识,或者是受经济条件限制,或者是不舍得,直到得病才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但已经晚了。
医疗保险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命,特别是重疾险,它是一张“活”的保单,它的生效并不在于生命的终结,一被确诊一次性陪付,被保险人可以利用这笔理赔金,做最有利的治疗,也可以用于治病外的各种支出。
就算是最后治疗失败人没有救活,但最起码不会给亲人造成人走财空的惨状。
重大疾病对一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一旦患上重疾,即使治愈,赚钱能力也大打折扣。高额的保险能免后顾之忧。重疾险的创始人巴纳德博士说,医生只能救一个人的生理生命,保险才能救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确实非常有道理。
来她理财之后,发现好多姐妹重疾险,寿险,意外险配置相当齐全。但是我的同事、亲戚包括我,却对保险认识不够,觉得买房买车,房贷车贷,赡养老人,孩子的学费补课费,这些好像都很难缩减,只有保险可有可无,觉得有医疗保险就够。
配置保险,才是给自己和家人多了一份保障!
其次,必须做好防护措施。
在工作时不要嫌麻烦,一定要戴口罩,最大可能地保护自己的肺部。
我发现越发达的地方,知识水平越高,人们的防范意识越强。在北京,一到雾霾天,只要出门好多人都会配戴口罩,并且家里还会配有空气净化器。在农村戴口罩的就很少。知识层次越低,自我保护意识越差。我家装修时,做防水的师傅,做木工的师傅,刷墙漆的师傅统统不戴口罩。
纪录片中的这些尘肺病人,很多人都出生贫困,知识水平不高,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工作还需要防护。有一个病人说,厂子里也给发口罩,干活时嫌麻烦,就都不戴了。
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的,要自己珍惜。
而他们之所以会沦为弱势群体,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不爱学习,学历不高。
这让我想起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的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一直生活在底层的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爱学习,普遍学历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没有选择的权利,不得不被迫谋生,为了生计疲于奔命。这也是他们选择工作环境差的最主要原因。
2、不爱读书,知识面窄,限制了他们的想像力,与社会脱节了。
工作时疲于奔命,闲暇时插科打诨。不爱读书,不去了解方寸之外的世界,安于现状,一步步地与社会脱节了。
3、格局不够,眼界不高。
他们出身底层,大多来自农村,天分一般,学历也一般,没有长辈的资源,这个时候唯一所能依靠的就只有格局。一个人格局有限,看问题也只能看到问题的局部,看不到全貌。所以才会拿生命赌明天,为了眼前的小利失去了健康。而眼界决定了一个人能看到多少机遇,又能抓住多少机遇。
我在之前一篇贴子里提到的两个特别棒的年轻人,就是抓住了机遇才成就了非凡人生。
4、缺乏改变现状的勇气。
即使看到了机会,他们也难以大胆做出决定。“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老路”,辛劳半生,最后陪上了卿卿性命。
弱势群体要实现自我救赎,也需从以上几方面进行努力。知识改变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引用剧中人的话做为本篇观后感的结尾:
“我的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