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丨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绪教养?
一、为什么情绪难以控制
为什么明明不应该生气,可是还是抑制不住呢?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人类情绪是在大脑皮层的边缘系统这些比较低的层次、比较原始的脑区动作。它是以类似本能的反射方式来对外界的信息做回应,就像眼睛被光照了瞳孔会自然收缩一样,不经过考虑就做出回应了。因为来不及思考再反应,所以很难由意识来掌控它。 二是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缺乏对情绪的专门教育。作为父母本身也不知什么样的情绪是合宜的,弄不清楚自己的真正状态,当然也没有办法给孩子正确的指导。
二、如何垫定孩子的情绪人格
一个人的童年时光是建构情感人格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经历所形成的情感人格会跟着这个人一辈子。在这个阶段,孩子最需要的“爱”,这是人类正常健全发展的基本条件,孩子早期尤其是0到6岁,对亲子关系的依赖很大,如果这个阶段能够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有紧密情感连结,被爱的孩子会更独立,而不是和父母脱离的孩子更独立。因为充分的爱让孩子心里感觉安全,这些孩子会较早地开展探索行为,比较早的独立。相反,一个得不到情感满足的孩子,可能在将来的人生中,不断寻找那个心中始终没有被填满的空缺,虽然外表和行为独立了,但心理上却一直没有真正的独立。
0到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候父母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严格的要求孩子,为了学习去逼迫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这种压力荷尔蒙如果分泌过量,会导致孩子快速发育中的脑袋受到严重的损伤,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研究发现,孩子即使不受虐,但是父母长期感情不好,整天在家里吵架打架,在这种家庭气氛很差的情况下,孩子的大脑也会出现创伤形态。因此在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给孩子情绪上的安全才是重要的。
如果希望孩子早一点在身心方面都能够真正的成熟独立,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给他足够多的爱,千万不要去剥夺孩子爱的需要。孩子童年时期的经历就是在建构大脑的回路,建构他的情绪人格,孩子情绪人格建立好坏的关键因素就在于父母。如果我们要送给孩子一个最重要的礼物,不是拼命送去各种潜能开发培训班,而是要先给孩子一对相爱的父母和一个温暖的家。
三、情绪教养包括哪些内容
1、情绪的表达 表达就是孩子把他内在的感觉表达出来,孩子表达的情绪的方式很多,比如哭闹、丢东西,甚至在地上打滚都是情绪的表达,只不过这些表达方式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孩子能够用语言策略来取代肢体策略,还要合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那我们平时怎么做呢?
我们平时发现孩子有情绪状况的时,就要教孩子先描述情境,再表达感受。让孩子知道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感觉到“高兴”或“生气”,当孩子真的用嘴巴说出来时,我们一定要及时给予回应。让孩子明白用说的方式,也会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不断地鼓励孩子说出来。这样慢慢地孩子就学会了把内在感受用口语的方式合宜地表达出来。
当孩子有这个能力以后,我们还要教孩子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适当地,不伤人地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要乱表达。要让孩子明白在表达自己感情的时候要懂得体贴和爱人,不能不尊重别人,嘲笑别人等。
2、情绪的理解 情绪是一种很朦胧的感受,要清楚现在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需要给情绪命名,去了解情绪理解的核心内涵。比如给孩子描述什么叫做高兴?高兴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做给孩子看,嘴角上扬,眼睛亮亮的等等,然后再让孩子也来学习表现出高兴的样子。什么时候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比如在吃好吃的糖果、玩滑滑梯时、和爸爸做游戏时就会很高兴对不对?这样观察表情和肢体动作的活动可以让孩子学会察言观色,提高对别人情绪的敏锐度。
3、情绪的调节 情绪的调节是当有一个很严重的负面情绪的时候,怎么通过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帮助自己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准。孩子掌握情绪调节这个能力至关重要,因为人生不可能没有挫折,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这些负面情绪是可以通过自己来调节的,随着孩子的长大,他调节自己情绪的方式也在变化,当父母不在身边时他可以独自面对,顺利解决。
四、孩子的情绪教养具体怎么做
1、通过玩游戏做情绪教养 针对0到6岁的孩子,游戏是孩子配合家长最好的方法,可以和孩子玩情绪图卡的游戏,在卡片上写高兴、生气、难过和害怕等表情,大家一起来孩子随机抽取卡片,比如妈妈抽到“高兴”卡,可以说:“妈妈今天很高兴,因为宝宝今天给我说爱妈妈”。爸爸抽到“生气”卡,可以说:“我觉得今天很生气,因为被老板说了一顿”。家里的人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描述自己为什么会有的这个情绪。通过游戏让孩子明白情绪背后是有原因的,而且很可能由很多不同的原因造成。
除了描述,还可以和孩子玩“情绪经验叙说”的游戏,抽到不同的情绪卡,请孩子说出自己最……的经历,通过个游戏,家长会得到孩子的很多秘密,孩子在述说这些过程的时候,就是在调节情绪了,特别是些不好的经历。有时候,光听别人悲惨的经验也是一种疗愈。遇到相似的问题,看看别人是怎么处理的,怎么才能释放心中的不快,让小朋友自己去想,这些分享的过程可以顺利化解掉很多不良情绪,整个过程家长只要做好引导孩子往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去想就可以了。
2、在真实情境中家长应该怎么做?
比如说有一个小孩用积木正在盖一个城堡之类的大工程。这个小孩好认真地一直搭搭搭,搭了大概四五十分钟。这个时候,有一个冒失鬼突然冲过去,把他刚刚辛苦搭的积木,全部都冲倒了,孩子一看大哭起来。怎么办呢?
这时候父母可能会说:“啊,他把你积木弄倒了,这样好了,我叫他帮你把积木堆回来,好不好呢?”其实,仔细想想,这是个“馊主意”,孩子心想:“积木之前是我一个人玩的,辛辛苦苦搭完的积木,不只被别人撞倒了,现在妈妈还叫他来一起玩,我到底得到了什么补偿?”而且对于另一个小孩来说,他不知道刚刚是怎么叠城堡的,他要怎么帮助叠回原来的样子呢?这显然是在为难他嘛。这个看似合理的建议,孩子的情绪完全没有得到平复,而那个要补偿他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补偿。
其实这时候,协商这个事情,应该留给孩子自己去做,而不应该是父母帮他做。这时正确的做法是先同理孩子,“你很生气,要怎样才会不生气呢?”让孩子自己想,看他到底想要怎样?其实孩子给出来的答案很可能非常出人意料。可能是想要对方的某个东西,只要是合理的,家长都不要去干涉,在双方的协商过程中,家长只要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就可以了。如果这个协议达到,孩子心理所有创伤都平复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认真去思考,什么才是一个合理的要求,自己既可以得到补偿,而且这个补偿是对方给得出来的、合理的,自己又满意的结果。
爸妈不要随便出主意,而是协助孩子来回地折中跟协商。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帮他学会这种协商能力,这可是他这一生极其珍贵的能力。所以,当孩子和别人争执的时候,我们不要总是教训他,反而要把这些争执当成机会拿来教他,教他怎么表达感受,怎么去跟别人协商。
五、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疏导和情感教育
我们前面强调的是0到6岁孩子的情绪教养,下面来谈6-12岁儿童期和12岁到18岁青春期孩子的情况。
1、儿童时期:打好情感根基 在这个大概长达五六年的时间里,孩子最重要的观察对象其实就是父母。孩子生活在家里,父母如何对待彼此、如何相处,会成为一个不可抹灭的印象,成为他内建的互动模式,会影响到他之后的人际相处,甚至是之后的婚姻。所以打好感情基础仍然是重中之重。
除些之外,情绪的表达、情绪的理解,还有情绪调节的策略等,之前在幼儿时期的做法,儿童时期仍然可以继续做。儿童期的孩子继续做这些事,品质和深度会不一样,孩子的情绪表述和讨论的能力会比之前更加提升。
2、青春期:少说多听+重复语尾、教孩子把性和爱连结到一起
当儿童期这个比较稳定的时期之后,就进入到最棘手的青少年时期,也就是孩子12~18岁这个阶段。父母会感叹当年那个小天使,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消失了,孩子变得很不讲道理,情绪变化多端,难以相处。事实上,青少年的变化,很大一个因素,来自于性生理的变化。他体内性荷尔蒙的剧烈变化影响到他大脑的改组,身体的发育,认知的改变,以及情绪人格的发展。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青少年期,好像人家家里正在装潢施工打扫,然后你跑过去,又希望人家好好招待你,又要对你有礼貌。这是不太可能的要求,因为这正是大脑最忙、身体最忙、功课也最忙的时期。所以,你会发现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很不好处理的阶段,但这也是孩子情绪学习很重要的一个转折阶段。
这个阶段,家长要做的一个事情,就是从现在开始,“少讲道理,不要唠叨”!给他吃,给他生活的照顾,仍然关心他,爱他。但是不要啰嗦,父母讲的道理其实他早就知道了。这时要做的事情叫做“听”,当事情还没过度发展的时候,就不要过度回应,只要倾听就好。如果能够学会倾听,孩子才会和家长保持沟通。相反,只要家长不去听而是要一直讲,那和孩子的冲突一定会来。还有一重要的点,重复语尾,就是重复孩子说的最后一句话,当我们复述孩子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孩子会觉得,我们在听他说,而且完全理解他的情绪。然后等他把要讲的讲完,心平气和地把一整天的怨气吐完之后,就会开开心心地回房间写功课去了
六、教孩子之前先做个快乐的自己
很多成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未必有好的父母来引导我们,遇到很多事情,也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去处理,以至于有一天,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连自己的情况都没处理好,更不用谈怎样去正确地教孩子。大人的情绪学习,首先是要拆掉自己的情绪地雷,然后要重新修复并建立自己。
1、拆掉自己的情绪地雷
什么是情绪地雷?是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情绪节点,就是在什么事情上特别过不去。这个地雷必定事出有因,要把它找出来,拆掉它,才能让自己重新获得自由。 怎么找出自己的情绪地雷呢?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随身带一个笔记本,如果遇到一件事让自己的情绪波动,就立刻把笔记本拿出来,记录下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自己产生这种情绪。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每次遇到某一类型的事情,就会受不了,这就是自己的情绪反应节点。比如说自己特别不能被批评,一有人批评,就破碎得不得了。
找到自己的地雷以后,要好好地、勇敢地面对它。为什么听不得别人批评的语言呢?是成长过程中有过什么经历吗?还是个性需要调整?这时候要分析清楚、想清楚自己的人生到底要什么?就会找到方法来解决的。想清楚之后,做出最好的决定。
2、帮助自己找到快乐
对于父母来说,自己快乐能量的增强了,才有心情好好地去教养孩子,对孩子来说,他一定想有快乐的爸妈,而不是整天黏身边又愁眉苦脸的爸妈。根据大量的研究发现,人类所经历的快乐大概有三种层次。
第一层次最常见,叫做“感官的快乐”,比如说吃好东西,穿漂亮衣服,出去玩,立即就可以享受快乐。 第二层次的快乐叫“幸福的快乐”,就是做一件事情,为了达成目标,暂时牺牲眼前的感官享乐,以得到更好的成果。这种幸福,和购物、看电影的快乐不一样,是一种更深层更持久的快乐。 第三层次叫“意义的快乐”,是完成一个对自己的人生来说很重要的意义,它基本没什么享乐的成分,比如去当一个志愿者,服务弱势群体。这种无条件的付出,真的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会产生一种人生有价值有意义的快乐,这是更高层次的快乐。
对于教导孩子来说,我们的确需要帮助他从感官的享乐往幸福的快乐,甚至有意义的快乐去追求,不能让他只停留在感官的享乐上。对于自己,每天被孩子搞得抓狂的时候,要适当地调节自己,可以一个星期给自己半天的假休息一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逛街、吃饭、做做头发等,体会感官的满足,修复一下自己的情绪,回来重新开始。这样做不是放着孩子不管,而是要给生活重新找到平衡。只有自己活得好,才会同时成为更好的父母。
谢谢分享,写的很好。
谢谢
谢谢,嘿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