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挺好吗?
我不是要蹭热点,我几乎是在公号,热搜,评论,以及我妈看电视时偶尔瞟几眼中,看完了《都挺好》!
正午的戏,基本都挺好的,不管是古装《知否》,还是年代戏《大江大河》,还是现代戏《欢乐颂》等,一出手,都是好剧,都是高分。
这当然跟剧组的专业及敬业脱不了关系。下次追剧可以跟着出品方追了。
回归正题,我不评价《都挺好》,我只是借这个聊点别的。
比如,原生家庭,比如家庭相处等。
原生家庭,这个话题,在小她一直处于热门状态。特别是重男轻女,扶弟魔,扶哥魔等,在中国,在目前社会,还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只是情况严重不一。
很多没有处在这个环境的人,喊打喊杀,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比如,说《都挺好》结局强行洗白,搞大团圆,烂尾。
但是真实的社会,哪有非黑即白。
原著中,明玉的母亲,也是个深受原生家庭之害的人。为了个城市户口,跟苏大强结了婚,还为了弟弟一家,付出无数。甚至对亲女儿都不待见。(剧中已经很隐晦,书中明玉的外婆逼她妈解决弟弟的户口,在那个年代,苏大强一个图书馆管理员,有什么能耐。明玉的母亲,不知道付出了什么,才换回了弟弟的户口。明玉是不是苏大强亲生,不一定。)
结果弟弟又长成什么样呢?
所以,我们心疼明玉,讨伐苏母之余,是不是也可以分一点点同情心,给到苏母,她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谁又脱离了谁的原生家庭?
昨天瞄到明玉把父亲气住院,父亲对着她喊苏母的名字。她失神痛哭,说自己怎么变成了最恨的人的样子。
我之前写过好几次母女关系。是亲人,也是仇人。每个母亲身上,都有N多你看不惯的地方,但是,基本上你会变成母亲的模样。血缘关系,就是那么神奇。
当然,也会有例外。读更多的书,见更多的世界,懂更多的道理,会帮助你脱离原来的桎梏。
我从十几岁离家,与母亲一年相处不过两月,即使沟通的再多,再贴心,也几乎成了陌生的熟悉人。谈的无非是家长里短,保重身体。
直到我怀孕,生子,她来照顾我。一晃,六年过去了。
我们起初也是争执不断,经常吵架。我觉得她缺点太多。太刚,太玻璃心,说话太没技巧。情绪波动太大。经常使脸色。
直到我忽然间惊醒,我妈翻脸的样子,简直是我自己在照镜子。
从那之后,我都有刻意的改变,尽量平和,也带领我妈一起修炼。
环境的作用是很大的。
这几年,我妈的变化,也非常大。
会经常看书了,不管是养生,做菜还是育儿,多学点不是坏事;
会坦然面对我花钱了,不再说让我省着花的话了,因为感受到了一分价钱一分货;
心气好一点了,生气给谁看呢?有事说事就可以了嘛;
带着娃上培训班,接触到了很多同龄的老头老太,发现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再喊着自己命苦了;
在城市,感受到了优美的环境,文明的普及,也被熏陶传染了;
看到这一代的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用心,反思自己的问题了,不再觉得孩子不争气了;
~~~~~
当然人无完人,但是她整个人,变的更开朗一些,心态平和一些。
不再算算计计的,当年没投资这个,没投资那个,多少后悔,没发财命,现在还能干点什么之类的。我让她乐享天年,知天命。身体健康就是福。整个人放松了很多。
从我妈身上,我看到自己的影子,也经常提醒我自己,千万不要变成这样。
事业,尽量努力;生活,舒坦一点,过好每一天;财富,学习打理,平衡花钱与攒钱即可。
不要碎碎念着已失去,也不要忧心重重未得到。
幸福就是眼下,就是此刻。
原生家庭如何,我觉得成年之后,应该有了自己的判断。生活怎样才能过好,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知行合一,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你先顾好你自己,然后顾好你的小家庭,顾好你的孩子,然后才是其它。
不然的话,你,我,都好不了。
这不是自私。只是不被“打着爱的恶意”挟制。
-
-
棠梨棠梨引用 @ hellen默默 @ hellen默默 的话:有时我也在我妈身上看到自己部分的影子,说实话有时真的不太喜欢我妈,重男轻女,但是有时又感谢她,毕竟没她也没我,最最讨厌我妈说她年轻时怎么怎么互相喜欢又互相嫌弃
-
棠梨棠梨引用 @ 千千万万0214 @ 千千万万0214 的话:我花了好几年时间让我妈变成了我喜欢的妈妈,这个过程很煎熬,无数次想放弃,还好最后结局是好的,但是现在跟婆婆一起生活,婆婆帮我们带娃,环境真的
是的。我为了娃吃饭的事,跟我妈都翻脸了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