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笔记12】《人生的枷锁》
这本书看了将近一个月。说不上来为什么这本书会被很多书单推荐,我感觉和那些真正的大文学作品还是差一个层次。但是主人公心中所有的纠结与矛盾,看的太揪心太沉重,感觉自己全身都遍体鳞伤。里面太多对生活本质的揭露,人类劣根性的揭露,在生活不断的摧残下,人变得越来越成熟,因此才有了所谓的人的世故与冷漠。
看介绍说这本书是毛姆的半自传小说,之前没有特意关注过他的生平,这次去查阅了一下他的背景。他的一生感觉比这本书精彩太多了,原因也许是本书只写了前半生吧? 毛姆生于巴黎的英国大使馆,他父亲当时是给法国的英国大使馆做法律相关的事物。当时法国的法律规定出生在法国的男孩子要在将来去军队服役,因此他父亲让他出生在了巴黎的英国大使馆。 8岁时母亲去世,10岁的时候大法官父亲也去世。他就生活在性格比较冷漠的伯父家。他被送到了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因为他的第一语言算是法语,所以英语发音有问题,加上他长的像对比较矮,他经常被其他孩子们取笑。 因此他变成了口吃,并且跟随了他一辈子。
16岁的时候,他拒绝继续在Canterbury学习。被允许去了德国,后来他在还得抱大学学习文学,哲学和德语。 回到英国后,他的伯父给他在会计事务所找到了一个职位让他学习会计。他的三个哥哥都成了律师,但是他对家族男人们的工作 - 律师不敢兴趣。后来被建议学医,五年后他从医学院毕业,成为了一名妇科医生。他曾经就读的医学院现在已经变成了King’s College London. 一站的时候去参加红十字会的急救队,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间进入了英国情报部门在瑞士和俄国工作。 在战争期间以及战后,他去印度和南亚旅行,这些经验体现在了他很多短篇小说里。他旅行了很多地方,他在他生活的时代已经很有名很有钱了。
阅读的时候并不太了解毛姆的性倾向问题,在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小时候在坎特伯雷学校学习的时候,明明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也特别好,如果能够坚持下去,是可以拿到奖学金顺利进入牛津大学的。然后就因为一个同窗室友,一个男孩子,自暴自弃,非要逃离那个学校。上牛津的机会就被他自己放弃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毛姆是个同性恋了,在那个不赞同的年代,生活确实是很艰难。
菲利普从信宗教到失去对宗教的信任,放弃学业去德国求学,不喜欢会计的工作跑道巴黎学绘画,后来放弃又回去学医。除了这些无数次的放弃,在爱情上也是不断的受着折磨,反反复复对女人米尔德里的放不下与纠结,那种近乎自虐的依恋。无法想象,这边瞧不起这个女人,觉得这个女人庸俗卑贱贪婪,那边却爱的不能自己怎么都无法放下。。一次次的付出,却一次次的被背叛。 好友的背叛与死亡,在医院看尽生老病死。最后他终于理解了原来“生活毫无意义”。
我们这一生都是会被各种枷锁束缚着,在每个十字路口挣扎着选择。每一次的决定又不可能提前知道是否对与错,时间不能从来。这样看来佛系的人是不是就是有种潜在的能够摆脱枷锁的能力呢?目前的我还没有上升到那个层次,生活对于我来说还是有意义的,有很多计划我要去完成,有很多事情想去尝试,也许这就是我自己的枷锁吧。
15.3.2019 完成阅读
【阅读】19年阅读计划 | 业余选手完成阅读50本外文书 | 战争主题阅读 | BBC书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