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7宗“罪”,你有几个?
前言:侄女在我家住了半个月,她妈妈在我家住了一周。这段时间,每天我们一起出门或者一起学习,以下7宗“罪”是我在她们相处时观察到的,我觉得也是很多家长都有的一些问题,分享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罪状“1:家长不会自我学习
【事件】她说:教孩子真难啊,没有方向。怎么办啊?
【我说】
可以看些专业的书,比如发展心理学,育儿心理学,正面管教等等,看了要琢磨,如何与自己的孩子联系结合起来。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懂,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教育或者引导孩子,家长应该比外人做的更好些,并且家长陪伴的时间也长,用对了方法,效果会很好。可以看专业人士的书或者课程,比如李玫瑾,陈默等,网上资源很多,比百度一些所谓的育儿经验好千百倍,并且不会让你走弯路,当然,要学会筛选。可以旁征博引,从其它的书里发掘可以使用到育儿这件事上的内容。我最近在看《万万没想到》,有一个章节,用到育儿上,想的不太明白,于是跟老公一起讨论,又有了新的观点。
→“罪状“2:过度焦虑,无法缓解
【事件】孩子在奶奶平时的陪伴下,学了一些英语,学的还不错,也愿意学,她害怕孩子英语与拼音混淆,一直不太想让孩子学。在我的鼓动下,去试过一节课,觉得老师的口音有问题,怕领着孩子也跑偏了,于是又搁置。孩子在我这一段时间,我每天带着她学习英语,进步不错,倒是口音成问题,我每天帮她纠正很久。
【我说】
很多家长都会焦虑,一方面怕孩子不学跟不上,一方面又觉得外面的机构都是骗钱的。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一直感谢各种培训班兴趣班的存在,有他们在,家长省了好多事,不仅能够帮我们知晓孩子喜好,还能帮助孩子在专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机构良莠不齐这个现象也确实存在,如何选择合适的班,全靠家长眼光与功课。
那么又回到家长身上了:除非你自己都学会了再教孩子,否则你就多研究机构,帮助孩子挑选合适的。况且现在线上机构那么多,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的。多与别的家长接触接触,从他们那获取一些经验,对于你来说,绝对是笔财富。
→“罪状“3:孩子已表现出来的特长,为何不加以发展?
【事件】孩子爱唱歌爱跳舞,一首歌听几遍就能自己唱出来,吐字还比较清晰,节奏感又好。我建议她找老师好好教,不要浪费了孩子的天分,她说找不到好老师。
【我说】
好老师确实难遇,但是对于小孩子的特长发展来说,首先找一个负责任的专业老师吧,先把孩子的基本功打好,如果以后孩子还保有兴趣且能力足够,再为孩子找更加适合的专业老师。
很多课其实都与老师有关,一个会采用适合方法教学的老师,能把无聊的课程变得引人入胜,一个方法不对的老师,再有意思的课也会变得枯燥。
当孩子已经明显展现出他的爱好与特长时,家长最好立刻行动,为其发展的路保驾护航,当然,自己也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切不可道听途说就为孩子选择了机构选择了老师,当你带着一些知识或者疑问去选老师的时候,才能选到相对好的老师。
也有家长觉得有些特长算不上特长,或者比较浪费钱与精力,没有发展的必要。这个就看您个人的想法了。
→“罪状“4:想陪伴也想要自我,矛盾。
【事件】某天晚饭后,孩子拿了本书找她讲,她正在看剧,跟孩子说:你等我看完的。孩子不依,加上被我diss了几句,她放下手机,给孩子讲书。
【我说】
家长想有自己的时间无可厚非,每天工作也都挺累的。这事也不是无解,与孩子约定好学习与休息的时间即可,休息时间互不打扰,学习时间都要专心。
以前我上班,回家要陪娃,于是我与孩子约定,7点前是我们的私人时间,各做各的,互不干扰,7点之后,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直以来坚持的都很不错,也因为有了这个私人时间,我从来不觉得陪娃是一件很累的事。
→“罪状“5:压抑孩子的表达,又嫌孩子没主见
【事件】给孩子买东西,孩子喜欢这个,她喜欢那个,于是跟孩子说你喜欢的那个丑。别人问孩子想要哪个东西或者想要做什么事时,孩子不敢说,她又说孩子你咋不说话,想要啥就说。
【我说】
很多家长都有这个问题,一方面希望自己给孩子选择的时候,孩子听自己的,一方面希望孩子在面对别人时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其实是矛盾的,你不能让孩子同时亮出一只手的手心手背呀!
为什么在你面前就要听你的?只因为你是他的家长?既然你想鼓励孩子在别人面前勇于表达内心的想法,先从在你面前敞开心扉做起吧!你是他最熟悉的人,若在你面前都不敢表达,哪里有胆量去反驳别人,去别人那表达自己?
→“罪状“6:家长的情绪影响到了孩子
【事件】孩子读英语读的不好,她急,然后孩子就不敢读,她更急。
【我说】
所有的孩子在刚开始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总会进展缓慢。最忌讳的就是家长急脾气。我们大部分家长都读过《牵着蜗牛去散步》这个文,我们要放慢脚步,陪孩子一起欣赏成长路上的风景。自然,不是教你什么都不做,但是家长在做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的能力,不高估不低估,不要拽着孩子往前走,也不要束缚住孩子的脚步。
我们接受孩子的任何进展,当他的进步明显低于自身能力时,我们做家长的应当与孩子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前进,当他的进步明显高于你认为的能力时,也要重新评估孩子并且及时给出反馈,让孩子知道努力的意义。
→“罪状“7:你眼中的“问题”,一定就是问题么?
【事件】孩子吃饭慢,每次都最后一个吃完,她急脾气,三催四催还慢之后,就把饭倒了;觉得孩子不长肉是因为爱吃零食不吃饭,可她总往家买零食,觉得孩子吃饭挑食,可她让孩子吃的东西她自己却挑食不吃。
【我说】
孩子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所有的认知都来源于生活的环境。若生活在一个三餐规律作息规律的家庭,孩子也不会养成挑食或者不按时按点吃饭的毛病。孩子最信任的是妈妈,行为准则几乎都以妈妈为榜样,所以孩子的很多习惯都会像妈妈。不妨扪心自问一下,孩子的毛病,是不是你在养育的过程中,影响到他的?
如何改正?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的习惯,我觉得不需要纠正,当他遇到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时,也许一下子就改了。即便一辈子不改,慢嚼细咽其实也是有利于健康的不是吗?
我是@金元宝 ,亲子教育的践行者,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点击“关注”,打开通知,即可第一时间获得#【专栏】金元宝的育儿笔记的更新干货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