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1000天断舍离计划

来自房子·家居・12篇帖子・195人参与

发帖
为生活喝彩

收纳,疗愈生活 --极简生活系列1

为生活喝彩
为生活喝彩 为生活喝彩 2020-02-02 08:56 阅读(3115)

收纳是一门生活气息特别浓厚的学问,但是在过去几年这门学问好像与我永远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任何交集,因为我的日常中没有生活两字,过去的十年间不是在工作就是在考试抑或是备考的路上,简单忙碌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来不及考虑那么多。

随着职位的变化,工作中遇到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到生活和工作孰重孰轻。初遇收纳是很偶然的一个原因,偶然看到陈数的《数理生活》,然后买了一些书籍,关注了一些公众号,也上了一些课,就这样迷上了收纳。

何谓收纳?

通过收纳让大人和孩子习得幸福生活的能力和智慧。结合我的生活与理解,收纳是处理人与物品的关系,处理与信息的关系,处理与身心的关系。

一、人与物品的关系

很多人学习收纳是因为物品多到塞不下,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的欲望等等;而我则是一个比较理智的人,我的物品并不多,虽然不多但我依旧被物品所困扰。因为没有办法与物品和谐相处,特别容易对物品产生厌倦,虽然厌倦但又不舍得扔。

以衣物为例,我的衣服并不多,但是一直处于不停的更换过程中,刚买了没几天就不想穿了,使用期限太短。在我整理物品过成中发现我的物品品质很差,所以导致很容易厌倦。后来我审视了所有的衣物、生活用品,大多数的物品都是当时图物美价廉购买了,但是没过多久就觉得不好了。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对质量不好的物品进行了更换。目前我的全部衣物控制在了90件左右,每一件都是质地较好且出场概率很高的单品,我会更加在意每一件衣服的状态,也更乐意参与到每一天的衣服搭配中,再也没有每天醒来总觉得缺少一件衣服的感受和厌倦的感受了。

二、人与信息的关系

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到非常多的信息,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视频等等,这些信息时时充斥着大脑,而我们也害怕让自己闲下来,因此只要有一点点空余时间,就会一遍又一遍刷着手机。这样的日子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好像每天什么也没有记住,而且还特别容易健忘。

学了收纳之后我对此有了正确的诊断:因为信息没有规划、没有分类、没有收纳与吸收。找到原因后开始对症下药:我把手机上所有获取信息的源头全部理了一遍。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从头到尾排查了一遍,当时关注了有100多个公众号,五花八门,各行各业都有,有一些公众号从来没有看过。然后我把公众号分为了主动关注和被动关注类;发现被动关注占了7成,这些被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每天不断在推送信息,这些信息虽然可能永远不会点开看,但是信息都是混在一起的,很难一眼找到我想看的内容,同时被动关注类信息未读的红点总是在提示我没有读,这些看似不占地方的信息消耗了我的精力和能量。弄明白之后我把被动关注的全部删掉了,用的时候再加不用就删,现在我的微信公众号最多不超过30个,阅读信息感觉“清爽、畅快”了很多。

三、人与身心的关系

近段时间一直被工作所困扰,来自行业内外的直接压力压得我一度认为自己可能心里有点问题,通过与收纳相识缓解了我的压力。收纳的过程能够使我更加专注于当下手头的事,通过对手头一件一件物品的整理归位引导内心的梳理归位,手头多余的物品的处理过程也在暗示内心在对过往的杂念、纠结的告别。

物品整洁了、少了,能够使自己的内心慢慢静下来,不再浮躁,不再害怕得失,慢慢对一些念头释然了。慢慢的在物品的收纳的过程一点点走出了焦虑圈,虽然我面临的困难依旧没有变化。

收纳专注当下物品的状态让我的内心更加专注于事情的本身,而不再担心不好的结果,这样慢慢放松了,释然了,最后做到了淡定面对。

来自她理财 Android 客户端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10)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