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货也要记好账
我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喜欢囤货的人,囤的东西有好几类,一般都是易耗品,比如食品、各种日用品、护肤化妆品、书、鞋子、调味品、小朋友的奶粉和尿不湿等。囤的理由当然都是商家有优惠活动啊,比如满多少减多少,满几件打几折,或者只是对某样东西单纯需要常备。这些囤货一般需要耐储存、保质期较长久。看到有财蜜把房子、证券之类的也算囤货,那我也一起算上来说说我爱囤的东西吧。
一、基金和股票
小家现金类资产基本都在基金和股票上啦,我坚持定投也有五年多了,现在都是满仓操作,多余的子弹就是收入结余了,或者定投资金不足时,自己强制赎回的少量钱在里面倒腾一下。虽然这几天下跌很凶猛,每天几万块的市值蒸发,但还是会继续坚持。我不是风险厌恶者,我能承受住亏损,虽然过程挺难熬的,但我相信还是能熬到大额盈利的那天。
我也想囤房子,但现在房价太高了,我已没能力囤了。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在本世纪初没有劝我家人买房子,或者在自己工作初期没有贷款借钱买房子。如果当初做了这一步,那现在早就财务自由啦。现在手上可以再产生现金流的是学区房,等娃上学后,可以收拾一下出租出去,这样能多一份收入来源。
二、购物卡
囤购物卡还是有点儿小风险。以前碰到过一些受损失的事情,比如:囤了餐饮店的充值会员卡,结果隔几个月去,人家店关门了;老公办了一年期健身卡,结果一年没去几次。交行信用卡搞周周刷活动时,我囤过京东、一号店、亚马逊等的礼品卡,主要是暂时想不到买什么东西,活动对刷卡金额、次数有限制,我就先囤点购物卡参加活动,这类卡都是原值购买的,没有优惠。
现在我是在做活动时囤购物卡,而且必须是经常使用的比较信得过的平台。这些提前充值、礼品卡都是平时用得到的,能省点就省点吧。比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充值多少送十来块钱或者优惠券;本地的买菜app充值5000元送VIP,每月有优惠券和VIP优惠价格,这次疫情期间还有送口罩活动等。去年10月、11月,京东购买礼品卡有优惠活动,我囤了2000元护肤美妆卡(买1000元得1100元)、4000元奶粉卡(买2000元得2100元)、6000元京东超市卡(买3000元得3150元),这些礼品卡都可以和京东平时的优惠打折活动和京东券同时使用,而且除了美妆卡是三年有效期,其他都是永久有效,奶粉卡早已花完,后悔没多囤点。
还有像常去的面包店,充值100元得120元;理发店充值10次,每次理发可优惠10元;这种一般不会充多,因为关门的几率比较大,我去年充值的家门口的理发店又换了一个新老板换了店招牌,员工都还是原班人马,所幸老板还认之前的充值卡。
三、日常用品
日常用品一般都是有打折活动时囤三个月、半年到一年的量,这量的差别就与打折活动吸引我的程度相关了。
1、食品
一般是干货类,比如香菇、木耳、红枣、大米、杂粮、早餐麦片等。这次快过年时,想到过年期间一般超市里鲜牛奶不太好买,囤了几箱纯牛奶,又趁有活动买了五盒共160只草鸡蛋,无意中算是为疫情期间囤粮了。
2、日用品
包括但不限于洗衣液、洗手液、肥皂、洗发水、姨妈巾、卷纸抽纸、牙膏牙刷、湿纸巾、毛巾、抹布等,每次做大促时都至少囤半年的量吧,否则也不见得优惠多少啊。
3、调味品
油盐酱醋糖,做活动时也是会买好几瓶的,家里吃正常饭菜的四大一小,消耗量还是大的。
4、书
这主要是小朋友的书,给大娃囤了不少英文和中文绘本,不过他读英文的兴趣不高,现在还在努力培养中,想着还有小宝可以接力,也不算浪费吧。我自己的书,前段时间整理书橱时,居然发现有两本一样的英文小说,还都是没有拆封的。
5、鞋子
有一阵子我喜欢囤鞋子,喜欢买反季打折的鞋子,有时甚至同一款鞋子买两个颜色。我爸妈和我老公说我有这个癖好可能是因为我的脚的尺寸比较稳定,不像衣服会因体重变化而不合适。现在不囤了,穿不过来,先缓缓。
6、奶粉、尿不湿
小宝的易耗品,奶粉考虑保质期,一般买一囤一或买一囤二,遇到打折时会多囤几罐,疫情刚爆发的时候,不小心记错家里存货数量,还剩大半罐时才发现,犹豫要不要去超市买,还好京东依然较迅速的送货了。尿不湿一般至少囤四五包吧,没这个量也很难买到美丽价格啊。
四、护肤品
这十几年来,我囤护肤品的毛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纠正。碰到有机会自己或家人朋友去免税店的,精华液、面霜眼霜等都是几瓶几瓶的囤。因怀孕生娃,这些囤货使用明显停顿,不知何时才能清空呢,但我碰到有活动还是忍不住剁手。近几年尤其是以囤洗面奶和面膜为甚,一碰到要凑单子的,我就会买洗面奶或者面贴膜,单价价格不高,结果就越囤越多。面贴膜有过因囤放忘记、过期扔掉几十上百片的记录,洗面奶有被用来洗手洗澡的,化妆品、卸妆液因平时使用率不算太高,过期扔掉的。这些单价虽然不高,但毕竟也是花银子买来的。后来,受到 @木木0423 护肤品消耗帖的启发,我也做了一个两年以来的囤货记录表,提醒自己家里还有哪些囤货,或者想购买时,看看上次的购买价格,做好对比,对于常用但可囤可不囤的,如果价格更低再考虑购买。以下是我去年的护肤化妆品购买记录,不算特别高的原因是,家里还有因怀孕生娃没有用掉的囤货。
这次女神节没怎么买的原因除了在清囤货之外,还有就是看到有的价格并不是非常吸引人。
商家恨不得每月每天都有购物节,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一下:
一月:元旦(和圣诞连在一起就是双旦节)、春节年货节
二月:春节年货节、情人节、开学季
三月:女神/女王/蝴蝶节、春茶节
四月:春季出游节、复活节
五月:劳动节、母亲节、我爱你节、吃货节
六月:618、年中大促、儿童节、父亲节、端午节
七月:暑期大促、七夕节
八月:七夕节、暑期大促、开学季
九月:重阳节、中秋节
十月:国庆节、万圣节
十一月:双十一、感恩节
十二月:双十二、圣诞节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周年庆等等。
有些东西厂家当然不希望你一年只购买一次,它的活动价格、赠品等也是在不断更新状态,错过了这次,可能下次的用券价格更好。记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挣了多少钱、钱花在哪里,还可以帮助我们做好购物对比,花钱更有效率。常用的、想买的东西在几次大促时间,比对一下价格,就可以大致算出在什么价格囤货多少合适,根据自己的使用量和习惯,合理囤货就好。囤货的时候要考虑到有的商家会利用优惠活动清库存,有的产品离失效期可能比正常价格的要短,所以,囤货要适量。
这次疫情期间,看到网上有个评论:为啥外国人在政府宣布不要外出后,还有大量人聚集去超市购物,而中国人在疫情初期却没有这样的购物潮?因为恰逢春节,中国人有囤年货的习惯,要过一个丰盛的年,该囤的都囤过了。
可见,虽然我们也要提倡断舍离,但是还是要有必要的囤货,尤其是基本生活保障物品和防疫物品,这也是我这次疫情经历后得到的一条教训。
好细心啊,回赏200
收藏点赞,尤其是那些大促节 哈哈 整理的好细心 5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