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娃配置保险,两个月终于办妥了。
这两个月,我有时间就在做保险的功课,研究给宝宝买保险的事情,上周终于把作业交了。
就一个感受,买保险真是个体力活。我做了超级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对比工作,知乎、公号被我翻了个遍,又咨询了行业内的朋友,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捋清需求,选好了产品。
买保险很容易踩坑,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爸妈,因为耳根子软,或者准备工作不到位,稀里糊涂就被身边卖保险的熟人带进去了。今天我就分享下研究成果和心路历程,希望大家看完可以少走点弯路。都是我一脚一脚踩出来的经验和重点,各位宝爸宝妈擦亮眼。
1、买是孩子的保险,更是我的安全感
我是个心大的人,但养娃这事上,我特别矫情。
我受过的伤和正在吃的苦,只想等他长大以后,以吹牛逼的方式讲给他,而他永远都不要经历。
为什么要给他买保险?其实我一开始就知道,这保险是买给我自己的。是为我那份焦虑和不安买的。
我知道,买了保险,他面临的风险一点不会减少,该发烧还是发烧,该磕碰还是磕碰。
如果没买保险,我爱他的方式也不会有任何变化,万一生了病,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去给他治。
所以,你看,有没有保险,对他好像没什么影响。
所以,理性的讲,买保险,是把我对治病花钱的焦虑转移给了保险公司。给他买保险,治愈的是我的焦虑感。我坚定地认为,一个过度焦虑的父母,给孩子的陪伴质量,会大打折扣。
所以,那些犹豫是否买保险的父母,你们要考虑的不是孩子患病的概率,而是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宝宝一旦患病,你是否有能力能承担他的医疗成本和康复成本,这种对未知风险的焦虑是不是经常出现,甚至打扰到你对孩子的正常关注?
2、有些坑,我踩过,你就别再踩了
保险的销售渠道非常多:个险代理人、银保渠道、保险代理中介、保险经纪公司、网销渠道……
保险产品的种类更多: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寿险、两全险、年金险、教育金……还有各种花式杂交型,每一种后面至少对应上百款产品,嗯,几万种产品够你选一年的。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和配置原则,一头扎进这么多产品和销售渠道里,基本上两只脚都已经踏进了坑里,等着被收割了。
记住这几个点,基本可以避免99%的坑。
(1)保障在前,理财在后。
我觉得,有钱给孩子存点教育金没毛病,但是一定得先把保障做足。前面说了,孩子的保险,解决的是爸妈的经济问题。小孩生病的治疗费用比十年八年之后的教育费用更要命。
整理下来,小孩的保险,可以按照重疾 - 住院 - 意外 - 门诊的顺序来配置。
少儿重疾是对家庭经济影响最大的风险,一旦发生,就是几十万的治疗费用,这个大坑,请一定一定要提前填上。
(2)不迷恋返还型,羊毛出在羊身上
经常有代理人说:有病赔钱,没病返本,说的就是返还型保险。听起来很好,我当时也心动了。但后来发现,同样的保额,返还型可能比消费型贵出一半甚至更多。呵呵,羊毛果然都出在羊身上。
保险公司有个重要的角色——精算师,决定着产品的保障范围和定价。承诺返还给你的每一分钱,他们都会帮你算在你每年多交的那一部分保费里。所以,你领的钱就是你这些年自己多交的,不是白赚的。
(3)别迷信大公司,产品好才重要
如果你了解保险行业的运营机制,你会发现这个做风险管理的行业,也把自身的风险管理的也很好。反正我看了一圈下来,再小的保险公司背景都深厚的吓人。所以,不存在小保险公司的产品就不靠谱的说法。
(4)网上投保也OK,放心买
不管通过哪个渠道购买,最后都是跟保险公司直接签订的合同。线上投保的电子保单跟纸质保单都是有法律效应的,保险公司只认保单,不会因为购买渠道不同在理赔时区别对待。
3、我最后买了啥?仅供参考
意外和医疗本想直接买暖宝保直接解决,但算下来这部分的花费不算太高,我自己也能承受,e享护保证续保20年,拆开买得了,所以就选的这俩
最想跟大家重点分享的是重疾险,因为听说朋友身边一个孩子得白血病的事情,我对重疾的恐惧非常强烈,所以这部分的保障是我重点考虑的,最后也做了比较充足的配置。
我选择了惠馨安2022:
这是一款定期单次赔付型重疾险,重疾最多赔付一次,保障70岁,50万保额,前30个保单年度,重中轻症都能额外赔,少儿罕见病,手足口病啥的都能额外叠加,我把可选责任都打上了,是这个钱,如果不选还能更便宜。
这是我那位行业内朋友推荐的,虽然不是他们公司的产品,不过也能侧面说明产品是真的好,朋友是真朋友。对比了一下,在保障内容和价格上的确做到了数一数二。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给娃买保险的研究成果,应该对需要买保险的宝爸宝妈有点帮助。
最后,希望我买保险的这些钱,全部打水漂,保单永不出险!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