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父母经常会提起:在我大概2岁多的时候,父母教我写名字,我第一天会了,第二天忘了。老爸训我,我不服气。老爸扬言说要把我扔河里,但自己也没有服过软。那时候父母觉得我是一个很倔的人;
后来我5岁多开始上小学,每天不写完作业不吃饭,还总挑战自己:不看语文书,要默写当天所学的生字和词语,顺序还不能出错。那时候父母看在眼里,对我说: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考北大清华,当一个科学家。
刚上中学时,自己贪玩,每天上课就想着下课后吃啥?怎么玩?导致学习成绩骤降。父母沟通后,意识到学习重要性开始努力,成绩有较大的提升,但成绩基本上没有进过全校前十,稳定在学校10-20名的水平。
高中时,高一上学期还没有适应,成绩比入学时倒退一名。高一下学期开始发力。文理科分班时,自己在班级文科第三,理科第四。原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天赋的,但分分钟被学霸同学所秒杀:一个月超过我的数学成绩。
高考结束,进入大学。凭着一份儿勤奋,连续四年拿了奖学金,毕业前专业排名第三。为了爱情,放弃保研开始找工作。放弃了父母给安排的好工作,自己开始北漂闯荡,那会儿还觉得自己很优秀。
直到在工作、生活中被反复摁在地上、来回摩擦,那时候才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而现在的心里,不但承认自己是普通人,也承认自己的父母是普通人,还承认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
承认自己是普通人,一定程度上能够跟自己和解。尽量让自己在“舒适区”周边的挑战区去发挥力量,这样既不让自己太难受,也能让自己在迎接失败时,能够尽快调整过来;
承认自己是普通人,但并不代表自己要放弃努力。35岁已经来临,当激情开始逐步消退时,能做的只有保持学习进步的思维,避免自己“停滞不前”,被时代远远抛弃;
承认自己是普通人,当自己真的遇到“35岁危机”时,也能够让自己能屈能伸。而不因为自己的拿不起、放不下,让自己从此沉沦。
承认自己是普通人,可以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和期待。什么样的人生算是好的人生?孩子有他自己的定义。而在父母眼里,健康、平安、快乐,一生足矣!
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也挺好!
确实如此
我的三部曲已结束,全部认栽
我也是,人到中年,与自己和解,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
也与娃和解,自从发生母亲忧郁症自杀后,发现人生健康活着就好,不跳楼自杀就好。慢慢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和期待,经济独立,健康、平安,一切顺风顺水!
我自己也发现了,很多事情纠结,就是认知不到位。一旦认知到了,发现所有比较啊,所有较劲啊,所欲不满啊,都迎刃而解。
与自己和解,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去自洽积极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