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高考生还要接妹妹放学、做晚饭。。。
今天的主人公是同事的儿子。
我这个同事是真正的不鸡娃,但是同事夫妻俩很努力。
同事家两个孩子,老大是儿子,今年读高三,老二是女儿读小学。
从来没听这个同事聊过她家孩子上什么课外辅导班、补习班的事。
同事挺注重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比如她家儿子从初一开始就负责洗家里工作日晚餐和周末的碗。
儿子中考考上了一所区排名末位的公立高中,按广州的的普高录取率来说,成绩也排在前50%了。
上周的某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听到同事给她儿子打电话,让他去接妹妹放学,然后回家做晚饭吃,她和爸爸都在公司食堂吃、要加下班才回家。
有同事听到电话内容就问她:你儿子不是今年高考吗,时间这么宝贵,你怎么还叫他做晚饭?
同事说:为什么不可以?他们刚考完一模,没什么作业,学习也要劳逸结合。
同事的心态我是真的很佩服,我也是经历过孩子高考的妈妈,虽说我当年没有其他家长这么夸张(比如怕孩子营养跟不上,送汤到学校门口让孩子喝;还有走读的孩子,为了节省孩子的时间,车接车送然后让孩子在车上吃早餐或是宵夜。。。),但家务是没让孩子沾的。
同事的儿子生活还很朴素,成人礼同事想给他买块手表,儿子说不要,让发个红包。同事发了1200的红包,她儿子收了红包后让同事少给他一个月的伙食费。
同事说她儿子和她说:到时高考成绩出来,不要骂他,估计自己也考不上什么好学校。然后高考后他也不出去旅游,准备去做暑期工自己挣学费,打暑期工的店(家附近的水果店)儿子已经和老板说好了。。。
同事说他们家的计划是儿子到时准备去学门实用型的技术的,到时具体看儿子的高考成绩来决定学什么。
我对同事说:你这个儿子真的是来报恩的,不管高考成绩如何、不管考上什么学校,你儿子以后的人生都不会差。
现在社会,虽说大学生找工作难,我了解到的情况,难的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不是找不到工作,比如不少工厂就说一线员工不好招。
现在社会,年轻人只要踏实肯干,啃吃苦,找份养活自己的工作还是问题不大的。
现在社会,最怕年轻人眼高手低、吃不了苦,父母由着孩子这不想干、那不想干,在家里时间呆久了,很容易把人养废。
我觉得同事把儿子养的挺好的,虽说成绩一般(学习上父母也没有投入太多成本),但会做家务、能吃苦、不虚荣、不攀比等,这些已经比很多孩子强很多了。你说呢?

是这个理,其实其他人根本不关心。。但其实对于有主见的孩子来说,孩子也并不希望父母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是孩子的,不是为父母而活的~
我只是想说:1)每个孩子天生都是好孩子,要看父母怎么去引导和教育。2)如果孩子已经成年了,那就要相信孩子的决定是深思熟虑的,为什么还非要以父母视角和父母的观念去人为框定什么标准是“三好孩子”?怎么,符合父母标准就是好,不符合就是不好吗?人家又不违法乱纪,凭什么就说人家不好呢。
有点奇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