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阅读半小时,6月#坚持有思考的阅读才是最难的
第一次发帖,有点小紧张。
决定参加#每天阅读半小时,6月#这个活动,是因为自己太久不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看一本书了,想当年也是一个爱看书的宅女呢。希望在打卡的压力下,坚持下去,养成阅读的习惯。
6月已过三分之一,每天都能做到半小时阅读。每天抽出半小时阅读,难么?
碎片时间有手机,整块时间有kindle。
午餐后玩手机,晚餐后闲逛,临睡前躺在床上玩手机,这些时间用来看书,哪止半小时?
漫无目的地消遣式地阅读,每天半小时,只要稍微克制一下自己,是不难的。
难的是如何有效率地阅读。
只有看得见的进步,才会毫不费力地坚持。
边阅读,边思考;边思考,边阅读。
不为应付打卡,而是坚持有思考的阅读,这才是最难的,好么?
6月结束了,对于自己在6月的看书表现,比较满意。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做到了自己的初衷,养成了每天看书的习惯。这个习惯还不牢固,随便会被打破,所以继续参加7月的打卡活动。
6月看完了《目标》,《万箭穿心》,《遇见未知的自己》,《可爱的诅咒》和《非暴力沟通》这5本书。
只写了一篇《万箭穿心》的读书笔记。穿插着看了《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丰乳肥臀》,《如何阅读一本书》和《沧浪之水》这四本书的一小部分。
6月培养阅读习惯,7月旨在阅读的基础上写读书笔记。
结束,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6/16 《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阅读这本书。
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的差异。
时间过得好快,六月已过半。
不管是伤心堕落,还是积极忙碌,时间都不会为你停留。
伤心堕落,时间过去,一事无成。
积极忙碌,时间过去,每件事都有成果。
6/17 《遇见未知的自己》
马车的构造和质量,代表我们的命,有些人命好,六轮大车,含着金汤匙出生,或是聪明能干,或是美貌迷人。有些人命不佳,两个小轮子要混一生,出生穷困,生不逢时,才智平庸,相貌不扬。而这路程,就是我们的运,有时康庄大道,有时羊肠小道,而所谓命好不怕运来磨,马车大的时候,走险坡也不觉得摇晃。
在寻找真我的过程中,我们先要努力地把潜意识的部分尽量带到意识层面,这样我们离真我也会愈来愈近。
先去潜意识里面探寻你那个被写好的自动化程序(auto—programming)是什么,把它带到意识层面来,让意识之光为你破解生命中对你已经没有用处的一些人生模式。
性格倾向X外在环境X各种教育X生活事件X前世业力(如果你信的话)=人生模式
6/18 《遇见未知的自己》
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
有很多看似简单的生活事件,看起来好像无足轻重,可是都潜藏着一些讯息。比方说你想从事某种行业,因此要去考一个证照,结果考试当天找不到准考证啦、交通堵塞啦等等,诸多不顺利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就显示出你的潜意识其实并不想要走这条路。”
6/20 《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有一副身体,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我可以看见并感觉到我的身体,然而凡是可以被看见以及被感觉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观者。我的身体也许疲惫或兴奋,生病或健康、沉重或轻松、也可能焦虑或平静,但这与内在的真我全然无关。我有一副身体,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
我有欲望,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我能知晓我的欲望,然而那可以被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欲望来来去去,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我有欲望,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我能觉察出我的情绪,然而凡是可以被觉察的,并不是真正的觉者。情绪反反复覆,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
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我可以看见与知晓自己的思想,然而那可以被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思想来来去去,却影响不了内在的我。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
我就是那仅存的纯粹的觉知,是所有思想、情绪、感觉与知觉的见证。
6/21 《遇见未知的自己》
心想事成的第一个定律就是,你所向往的东西必须是命中注定该是你的,或是与你的更高目的是一致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要不然就是你能深入到潜意识和真我的层面,破除人生的模式,学好自己该学的功课,破解你的命运,否则心想事成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能量的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合起来帮助你达到你想要的东西。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6/22 《可爱的诅咒》
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因为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我们通常都会觉得自己被淹没在别人的期望中,而且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以其他方式生活。事实上,就连想到改变,比如拒绝某个请求,都会觉得害怕。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从迈开可控的一小步做起。每次只迈一小步,心里想着,我们是在勇敢地为自己做一次克服恐惧的努力。
你没有必要因为别人希望你一直可爱下去而陷入这种期望的牢笼。你可以打破这种模式。
·着重于做出一些易于掌控的小小改变。
·思考你的想法、感觉及行为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
·在这段寻求改变的旅程中善待自己,允许自己在前进的过程中有小小的倒退。
6/23 《可爱的诅咒》
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该怎样为人处世,很多深深植根于脑海里的观念源自我们的童年,而且通常可追溯到理性思维能力形成之前。所以,我们才会一直倾向于相信那些错误的、早就不合时宜的观念。
6/24 《沧浪之水》
6/25 《非暴力沟通》
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这将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1、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
2、接着表达感受。
3、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觉。
4、具体的请求。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6/26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和爱,使我们情谊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在世界各地,非暴力沟通被用来协调各个层面的争论和冲突。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区分观察和评论:
表达方式一:使用的语言没有体现出评论的人对其评论负有责任。
表达方式二:把对他人思想、情感或愿望的推测当做唯一的可能。
表达方式三:把预测当做事实。
表达方式四:缺乏依据。
表达方式五:评价他人能力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表达方式六: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此外,非暴力沟通还对表达具体感受的词语与陈述想法、评论以及观点的词语作了区分。
(1)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兴奋、喜悦、欣喜、甜蜜、精力充沛、兴高采烈、感激、感动、乐观、自信、振作、振奋、开心、高兴、快乐、愉快、幸福、陶醉、满足、欣慰、心旷神怡、喜出外望、平静、自在、舒适、放松、踏实、安全、温暖、放心、无忧无虑。
(2)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着急、紧张、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忧伤、沮丧、灰心、气馁、泄气、绝望、伤感、凄凉、悲伤、恼怒、烦恼、苦恼、生气、厌烦、不满、不快、不耐烦、不高兴、震惊、失望、困惑、茫然、寂寞、孤独、郁闷、难过、悲观、沉重、麻木、筋疲力尽、萎靡不振、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尴尬、惭愧、内疚、妒忌、遗憾、不舒服。
周日,刚下过阵雨的午后,天气依旧炎热。看着外面三十多度的天气,刺眼的阳光,收回了外出的念头。宅着吧,看看书,挺好。
6/27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最自己的爱。
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呢?
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
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
对他人的指责反映了我们遇到了挫折——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当我们的行为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我们体会着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是的,感到遗憾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须责备自己。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及价值观,并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非暴力沟通自我宽恕:感到遗憾时,我们试图了解过去的行为所要满足的需要。
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
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为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条件。只要对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就能建设性地满足它们。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
选择做的多种动机:
(1)为了钱。
(2)为了得到赞同。
(3)为了逃避惩罚。
(4)不想感到羞愧。
(5)为了避免内疚。
(6)为了履行职责。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
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1)停下来,除了呼呼,什么都别做;
(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3)体会自己的需要;
(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在有些情形中,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时,我们也许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这样,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惩罚来使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那么,我们很可能适得其反。
然而,如果我们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去。
通过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
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6/30 《非暴力沟通》
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
赞扬也常常被用来实现个人目的。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
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
(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
(2)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当别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