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走出迷茫的——做自己的产品经理
周末去参加了一个产品经理的培训,感觉受益良多。并不是指对于产品经理获得了多少知识,而是关于思考问题的方式。
课后,我问导师,我挺迷茫的,1、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产品经理的岗位,2、自己对于互联网没有像一些人说的那么热爱,也没有那么那么大的兴趣。下面是老师给我的回答以及我的思考。
1、认识你自己,找到迷茫的原因
老师说,有三种人,1、追求舒适,2、追求被认可,3、追求刺激。老师说完第二个,我脱口而出,我就是这种人。是的,我是特别追求被认可的,用妈妈的话说是“顺毛驴”,别人的认可会给我带来巨大的成就感,成就感会促使我更加努力,当然我也会为了赢得别人的认可而努力。主要体现在:我妈夸我是好孩子我特别乐意洗碗,别人夸我聪明我会更加乐意学习,刚上班的时候会很积极努力希望得到领导的认可,这种例子很多。想到这些,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喜欢做销售、卖东西,因为卖出去相当于我被认可;为什么我会迷茫,想换工作跳槽,是因为我强烈希望自己将来有一天成为一个被认可的人,而现在的工作让我感觉学不到东西,也得不到领导的夸赞,所以我看不到未来的路。总之,我是一个结果导向型的,这件事对我没什么价值,我就不想干。
2、关于你的岗位以及你的兴趣
我问老师我是否适合做产品经理,老师问我为什么要做产品经理,我一时哑口,我不好意思说我是学技术的,但是感觉自己干不了技术,就干产品经理吧。老师说: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自己就是自己的产品经理,选择的时候问自己十个,二十个为什么,发现用户的真正痛点,发现问题的本质。为什么想做产品经理,因为我感觉自己做不了开发。为什么做不了开发,因为试图学了很多次都中途放弃了。为什么中途放弃,不知道怎样就不了了之了。最终给自己判定我没有兴趣。想到这里,我从知乎上看了一下关于兴趣的话题,看到如下答案:“对兴趣价值的认识有助于内向驱动力的产生,从而让我们维持对兴趣的热度。比如,西方有研究者发现,
认识到数学基础重要性的高中生往往会对数学选修课更感兴趣,也更加容易学好数学。意识到“这个兴趣
很有价值”这个事实就有助于我们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到其中。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正向反馈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它甚至能决定兴趣是否能最终成型。”
摘自魏剑锋的回答。我顿时大彻大悟,我没有意识到学习编程重要性,也没建立正向的反馈机制,而我有属于需要被认可的类型,所以自然很容易放弃。而且我每次想到自己以后要干开发的工作,想到的都是一些大牛,一些架构师,我感觉自己成为不了这样的人,给自己造成了很多无形的压力。其实,这也是我想多了,学习技术不一定一辈子干技术,非要成为架构师,第一,有很多没有成为架构师的开发,第二,有一定技术积累之后可以转管理,转解决方案等等。
3、我接下来怎么做,给自己定目标
综合之前的职业规划咨询:我适合做一些需要一定技术背景但是沟通,交流多一些的工作。我目前所在的行业是云计算,比较有前景。我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三年之后做本行业商务合作、解决方案或产品经理的岗位,前三年呢,稳抓稳打学技术,需要掌握的技能1、2、3、4。明确了目标之后感觉轻松了许多,因为我已经抓住了核心,其余的都是为核心服务的。当然我感觉在这期间我得不断地建立正反馈机制,否则像我这样的人如果没有成就感会很容易放弃的。
4、认为我目前的工作没有意义怎么办
是否发展遇到瓶颈,如果是,可以努力进修提高一下或离开
还没有掌握所有技能但是感觉自己干的事情没有意义怎么办?就如我当前的状态,因为我的性格本质,希望看到所有事情的成果,以及对我目标的意义,但是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杂事乱事,需要做的是辩证的看待问题,给自己一个这样做的理由,优点,就能换一种心态。因为老板给你钱你就得替他工作,并且应该没有任何工作 所有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意义。
说的对, 比如我,当客服久了,在别的QQ群聊天,只要别人提问是我自己知道的,都会主动回答还会截图之类的, 感觉就是职业病,呵呵哒。
受益匪浅,相见恨晚,我就是结果导向的人物,非常在意认可。我一直找不到我那么没耐心的原因,今天算剖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