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不合,界限不清,是婚姻的最大元凶
“我要离婚!”
深夜11点,木木给我打来电话,开头一句话便是如此。木木是我的闺蜜,电话里,她的语气沉郁哀伤里透露着克制的气急败坏。
我便知道,木木的老公大宇又惹她生气了。他们自从结婚以后,矛盾不断,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的鸡飞狗跳,每次木木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我倾诉,咬牙切齿地控诉她老公, 次次都恨不得赶紧离婚一拍两散。由于每次都是小事,我便耐心劝导柔声安慰,木木是个听劝的人,慢慢也会冷静下来。两个人不吵隔夜的架,大宇乖乖认个错,不一会儿两人就和好了。
但这次的事情略微有点复杂。
起因是木木的妈妈,也就是大宇的丈母娘与大宇发生了冲突,关于木木的小家庭谁管钱的问题。两人各执一词,一言不合吵起来了,结果越吵越凶,隔着十万八千里的电话,都闻见了对方的火药味儿。于是齐齐找到木木,力求一个公道,求一个话语权。
木木被气个够呛,一边是自己亲妈,一边是自己亲老公,这是闹哪出啊?一会想自己老公不懂事,一会想自己妈妈也不太懂事,真是夹在中间两头受气,茶不思饭不想的坐在沙发上,想着如何安慰两头愤怒又受伤的狮子。这时玻璃心的大宇来了一句气话:“你要是需要在我和你妈之间选择一个的话,你就选你妈吧,我不阻拦!”木木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自己的老公也不理解自己夹在中间两头受气的为难处境,这日子真是没法儿过了。
木木还在电话那头哭诉、气愤、吵着要离婚。我摇头叹息,心疼闺蜜,但是事出有因,任何有理说不清的家务事都是有原因的。我闺蜜这个状况,就是一个界限感不强的丈母娘遇到了一个三观不合玻璃心的女婿,外加一个拎不清的女儿兼媳妇夹在中间,于是事情乱成了一锅粥。
这样的问题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可以说是很多中国式家庭的普遍写照: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家长普遍界限感不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受到了太多父母的干涉,习惯了服从于自己的父母,那么就算长大也会缺乏独立性。
如果一个没有分化好的男人跟一个没有分化好的女人结婚,然后就有了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家庭就很有可能是一种很黏糊的关系。这样的夫妻不会成立很好的“夫妻联盟”,而是很有可能会将家庭核心轴的权利拱手让给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而他们的孩子也会因为这个状况产生一些内心冲突,这些就是典型的中国家庭的特征,三代人像一锅粥那样慢慢熬着煮着。每一代人都没有清晰的界限感。于是等孩子长大,家庭悲剧轮回,关系成为一种痛苦的纠缠。
家长干涉小家庭有时候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家长和小家庭的孩子三观并不一致,那干涉很多时候就会变成一种负担。
木木母亲心疼木木本来无可厚非,可凡事过犹不及,问题就在于界限感不强且和孩子的三观不一致,所以枉做好人,好心办坏事。对于木木自己小家庭的财务管理问题,母亲可以提建议,但是并不能用命令的语气去主导,尤其是直接给木木老公打电话去命令,就显得有些不太妥当。小家庭的日子该怎样过,最终还是取决于木木和大宇,而不是木木的母亲。
所以对于木木的问题,我建议她先和老公谈谈,确定好小家庭的财务管理方式,然后好好和母亲谈谈,阐明自己小家庭的决定,然后委婉地劝阻母亲适度放手。在日后的相处中,木木需要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母亲可以插手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
龙应台有一句话特别经典:“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想大概很多中国的传统母亲不能理解这一点,不管是出于舍不得孩子还是养老方面的因素考虑,她们都无法潇洒地放手让孩子独自去闯荡,哪怕孩子有一天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意味着已经完全分化和独立。她们仍旧是放心不下,仍旧试图在孩子的家庭生活中施加影响,更有甚者,用亲情和道德来绑架孩子,让孩子不得不听从她们的所谓“建议”。
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对于女人来说,婚姻的选择非常重要,常常有人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如果遇到像木木母亲这样不愿意放手的家长,真的是会有些棘手,非常考验子女处理问题的艺术性。
我不知道有多少女孩子在选择嫁人之前,没有看过对方的原生家庭,没有看过对方父母的相处模式以及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我当初嫁给H 先生之前,我看到他们家的相处模式是:以母亲为核心,家里的大事小事是母亲做主,父亲对母亲非常好,会每天给母亲端洗脚水。关于H先生的事情,父母更多的是让他自己决定,决定好之后父母再努力帮助他。而我自己的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是:父母会有商有量,大事父亲做主,小事母亲做主,我自小非常独立,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决定,父母对我也很放心。
现在我和H先生结婚了,我们家的相处模式可以说是结合了两个原生家庭的特点。很多事情,H 先生会倾向于问我的意见,小事情我就直接自己做主了,遇到大事情,我一定会找H 先生商量,我们夫妻之间关于问题的沟通很透明直接。有一个小细节是,H 先生对我非常的细心,在家的时候也会给我倒洗脚水,这方面简直就是他父亲的翻版。
所以女孩子在选择嫁人之前,一定要提前看好这两点:
一、看自己的男朋友与自己是否三观一致。
这个会陪你过一辈子的人,并不是只要他对你好,你们就能携手走过一生。
很多女孩儿在恋爱时天真烂漫,认为只要对方对我足够好,这便是可以值得托付终身的人。社交媒体在讲述情感故事时,也常常会用“来大姨妈了男友给不给冲红糖水”来评价一个男人的好坏。
所以很多女孩不管是出于自知还是受影响,在结婚时都会选择那个对自己知冷知热、大献殷勤的男人。在最美好的年华择一人相伴,互相关心,彼此扶携,一起走过漫漫人生长路。说到这里,似乎婚姻的终极意义就是陪伴,但是大家忽略了决定两人是否能举案齐眉白头到老的关键性因素:三观一致。
你很节俭,而他花钱大手大脚,那你们就是金钱观和消费观不一致。你们结婚之后,很有可能会为了买一个99块钱的锅还是999块钱的锅而发生分歧,诸如此类的小小问题也许不会直接导致你们离婚,但是它们就像鞋子里的沙子,一天一天磨着你们的脚,你们走的越远,磨的越深,直到最后,疼痛转化为脓疮,你们似乎都忘了最初在一起的初衷,只知道面对彼此你们不再那么舒服了。
二、看对方的家庭与自己是否三观一致。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结婚不只是小两口之间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夫妻双方原生家庭的三观、夫妻两人自身的三观,对婚姻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很多人成年之后的生存方式是对自己原生家庭的模仿。所以看看男方的原生家庭三观是怎样的,自己是否能接受。举个例子比如你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追求丁克,你男朋友的家庭是个重男轻女的传统家庭,而你男朋友又是个孝顺的妈宝男,那这样的男人你是不能嫁的。因为关于孩子的分歧会让你们俩争执不断痛苦不堪,最终走向分崩离析。
家长越有分寸感和界限感,孩子之间三观越一致,婚姻越容易幸福。
学习了
点个赞 家长没有界限感 我妈妈在这点上做的就很好,她和我老公不对付我也处理不好,我妈没事不来我家,偶尔取东西基本不超过半小时,我公婆每次来都是待大半天天黑了要没有车了才走,说的难听点就是太拿自己不当外人了,还有乱翻的毛病,还什么事都想管 ,我妈从来只说我教育我不讲究女婿因为我妈拿他当外人
不喜欢管得宽的公婆或者岳父岳母,儿女成家后有了自己的新家 该放手时就放手
对呀
嗯嗯,你妈妈做的很对,既然看不顺眼就保持距离,我觉得媳妇女婿就是外人,把这个心理建设做好了,处理家庭问题就不会那么孩子气和玻璃心了!如果不用对待亲妈的标准去要求婆婆,那这世上会少很多婆媳问题了
消气消气,千万别生气,相信你能处理好的
唉 如果已经这样并且不想离婚的话 就努力跟公婆家保持距离吧
嗯,父母还是放手的好,儿孙自有儿孙福
对的
嗯所以我希望我婆婆也可以像我妈妈一样 拿我当外人来我家不要乱翻守点规矩 或者说三道四的,有什么事情和他儿子说就好了,不要批评我,管好自己家的孩子就好啦,最烦口不对心道德绑架,嘴上说拿媳妇当闺女对待 很多事上根本做不到,又要责怪媳妇做的不好道德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