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转眼已成过去,每逢旧年与新年交替,总莫名其妙有一种时间撕裂的错觉,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不由自主地想总结些什么,并期待新的一年。
在这一年内错过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今年,我错过了茅台,错过了恒指,作为上班狗,不敢奢望上班有时间能看股票。只能选择懒人式的基金定投,但就是这种简易的投入方式今年带来了33.38%的收益!
基金定投,很多朋友都知道,这是一种定时定额的投资方式。但,此定投并非彼定投。按照正常的定投方式确实很难达到一个很好的收益率,但只要稍作改动收益会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先说说选择的基金吧,今年选择了一个上证50的指数型基金,其实所选的基金并没有什么特别,就是一个普通的被动型基金,主要是为了尽量降低基金经理管理水平的影响,随大市波动就行。跑赢市场,多少大牛都无法长期做到,更何况我等普通人呢?
投入方式才是重点,正常的定投方式虽说收益还可以,但是整体是收益还是不够理想。要想获得更好的收益,就要在普通的定投进行一些调整,定投是定时定额地投入,所以无非也就从这两方面来调整。
定时说的其实是固定的时间间隔,但是普通的方式默认的采用月定投,就是每月投入一次。这种频率说实在会太低,定投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价格的波动来平摊成本,而国内市场的波动幅度远比境外市场要高,不能完全照搬。所以,我采用将月的投入额分摊到每周进行,形成周定投的模式,提高频率会更好平摊成本。
另外一个变动比较大的是从普通定投的定额投入变为不定额的投入。定额投入相当于不管市场状况如何都固定投入资金,虽然这确实是平摊了成本,但是也有不足,在市场高风险时无法回避,在低风险时动力不足,这点就是普通定投收益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因此,我采用的根据近段时间市场的情况来调节每期的投入金额,在市场高涨时降低投入资金,在市场下滑时提高增加投入资金。
所以,一年下来每期投入的情况就变成这样:
在普通定投中,每期投入都是一个恒定值,经过调整后每期的投入就不再是固定值,会根据近段时间的市场状况有了调整,近期市场下滑投入更高的资金,而在市场上涨时降低资金投入,这种调整后总体在资金投入不会有很大的差别,只是进入时间的机构发生了变化,但真是这种变化是提高盈利能力的关键。
在经过调整后,开始的期数和平常的定投方式没有什么区别,毕竟大家都是跟随市场走,市场涨皆大欢喜,市场跌谁都没办法。但到了后面,每次投入的结构变化了,投入频率提高了,每期投入量的拉差变得更明显,盈利的剪刀差优势就能体现出来,越往后拉差就越大,相信三五年后差距是会更大。
2017年确实是一个属于价值投资的年份,2018年会怎么样呢?很难说,也控制不了,反正选好策略就不惧波动,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一起期待2018年吧!
看了特别赞同。学习了。
简单的版本是以固定的目标步进,比如:每月1000,第二月的目标就是2000,多扣少补;复杂一点可以选择跟随均线来做目标的调整,这样效率更好点。
牛转熊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多级的止盈,比如说每5%的收益,退出8%-10%,这样就保留住利润。定投初期跌会更好,但是行情无法控制,如果持续上涨,就收割利润,也降低整体仓位。
我觉得关系不大的,定投我个人觉得最重要是做好分层止盈,不会造成高位重仓就好。
已投入+本期目标额-估值✘已有份额
楼主,你每期投入的计算方式是什么
并不用这么复杂呢,因为目标市值已经确定好,持有市值也可以在支付宝里面看到,只需要(目标市值-持有市值)*(1+手续费率)就好了。
采用市值也是可以的,建议选14:30过后的估值。
第一种情况哦,目标市值是在定投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比如我的目标是每周递增1000,那开始第一周是1000,第二周是2000,第三周是3000,如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