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这本书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而他和杨绛先生的爱情故事也让人羡慕。应该是在学生时代就大致了解过这本书,那时很有印象的是婚姻就像围城,围城外的人想进去,围城里的人想出去。所以我想书中讲诉的内容是恋爱时的浪漫以及婚后的财米油盐、一地鸡毛。但真正阅读这本书却是今年,才明白围城讲述的不仅仅是婚姻,而是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围城效应――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一、剧情回顾
书中主要讲述主人公方鸿渐从出国留学到回国工作及结婚阶段的经历,这包括了他学业,工作,恋爱婚姻各方面的围城效应。
1、学业
方鸿渐原来家庭背景也不算差,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大家族,所以像大多数贵公子一样出国留学,想着对以后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而实际上他出国后,被学业外的世界迷惑,以至于快到毕业的时候拿不到学位证,但是留学一趟总不能无功而返吧,所以最后为了应付花钱买了一个别的海外学校的文凭。
2、工作
方鸿渐回国后,因为战争原因逃难,家境变得更差,父母已没有什么能力给他安排工作。倒是他的前岳父给他安排了一份还算轻松的工作,但是一方面觉得自己抱负没法施展,一方面在岳父岳母帮他的前提条件是他要听他们的话,有点憋屈,最终因为惹恼了岳母而丢了工作。后来刚好与情敌赵辛眉机缘巧合成了好朋友,在赵辛眉的推荐下一起获得了三吕大学校长的聘用教授的聘书。这让他非常憧憬,觉得当教授肯定很光荣,能做一番事业。但是后面去往学校的途中,困难重重,又是盘缠没有了,又是战事影响,听说学校也受到了冲击,他又开始后悔来这一趟了,开始想念以前轻松的工作了,很典型的围城心理。最后几经周折终于到了,以为终于到了天堂,不过一切都没那么美好,因为走关系任教的人多,他又是别人推荐带去的,最后勉强混个副教授。而最终赵辛眉离开了,他没了关系,自身能力也不行,合同期满后未被重新聘用。失了工作他返回家乡仍是靠辛眉的关系才谋了一份差事。
3、爱情与婚姻
最初谈到这些是在方鸿渐回国的船上,他与苏文纨是同学又同行回来,这个时候他对苏有点意思,但是苏没有很爱搭理他,于是他跟同船的另一位小姐关系亲密。后来回家后和苏保持联系并来往,这个时候苏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对他有意思,可这个时候他却喜欢上了苏的表妹唐小姐,最终这复杂的关系他没得到唐小姐,也与苏小姐决裂了。后来就是他去三吕大学同行中有位孙小姐,在那么长时间的相处中,而又是家乡人,一直来往密切,他们最后回来的途中也确实结婚了,可是结婚后马上就不一样了。各种争吵,让人一点都感受不到婚姻的美好,结局定位在他们一次大吵中,也算动了手,孙小姐收拾东西离开了,婚姻是否继续留作遐想。
二、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变化
在看到后面描写鸿渐与孙小姐的婚姻生活时,由开始的美好到最后的互相伤害我不由得想起了《金粉世家》。大家应该都记得在燕西与清秋关系将要破灭时,八妹问清秋说:你和我七哥是自由恋爱,为什么最后却走到这无可挽回的地步。在那个时代,鸿渐与孙小姐也是自由恋爱,不同于其他人的父母安排。自己选的,接触过了解过按理来说不应该更有默契吗。我想,这个结果就是由女性的思想觉悟决定的。
在那个女性还没什么地位的年代,大多数女性没什么机会上很多学,她们遵守的是三从四德,是女性的忍耐不反抗使得婚姻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而孙小姐和清秋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女性,从她们突破传统自由恋爱已说明她们的思想已经比常人高出一个阶段,她们会要求双方平等,不再只是付出,也会要求回报,并且对精神上的回应会要求更多。而这个时候如果男人却还是停留在常人的状态,要求妻子照顾整个家,不能去上班,以为只要给足物质生活就可以相安无事了。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娶的并不是平常的女子,这在三观上就已经存在很大的矛盾了,一旦关系决裂,很难再修补。
而到了现代社会,女性大部分已经进化到了思想觉悟很高的阶段,这个时候男人不得不转变,慢慢去适应女性的节奏,达到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婚姻的平衡不管是男强女弱还是女强男弱,只有双方能够接受平衡好才能达到稳定的状态。
三、生活启示
1、生活中如果有像方鸿渐那样的男人,一定是不能嫁的
2、珍惜当下,活好当下,千万不能站在围墙上光羡慕城外和城里的人,结果把自己墙上的日子过得一团糟。
3、小家的生活不能让双方原生家庭(特别是父母之外的人)带进来比较影响感情,两人三观已经不容易,两家一致更难,鸿渐和孙小姐的关系主要是因为孙小姐姑妈的掺合和鸿渐弟媳的挑拨。
有时间还是要读一下,毕竟也算是一部经典的作品
非常喜欢钱钟书和围城。我十几年前买的这本书,看了很多遍了。如今略有些生疏,想再细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