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脑洞:为什么极简主义那么火?
为什么断舍离在日本那么火呢?
因为日本经济一直不怎么行,没钱当然要控制物欲,所以,断舍离这种洋气的,标榜极简的概念,就大有市场了。
我不是穷,我只是够了。
是不是逼格很高?
要有钱,谁不爱买买买啊?
没有物欲?不存在的。
钱不够多而已。
现在断舍离的精华是啥——买贵而少的东西。
说明什么?
见识过好的,差得根本接受不了,这就是少而精的原因,买不了更多,只能买那么多。
断舍离本质是穷的遮羞布。
为什么在中国也火了呢?
因为中国的实体经济这两年也不行。
钱都拿去攒首付,供房子了,也抠巴巴的,这时候看到隔壁国家的断舍离,醍醐灌顶!!
一种又洋气,又有逼格的舶来文化。
让骨子里有小资意识不肯承认自己穷的人,找到了希望之光。
是不是跟口红效应异曲同工?
大概20年后,经济形势好了,再回来看这段历史,会出现一个词——极简效应。
从大量买廉价的产品,到买贵而少的产品。
本质上,花的钱一样多。不还是没钱么?
再阴谋论一点,这种文化的流行,主流媒体的推波助澜,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两年经济暂时好不了啦,大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吧。不然就还不上房贷,日子更惨啦~
为什么现在仇富情绪比以前更严重了。
改革开放的口号还记得不?
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人家先富起来的,跑得车尾灯都看不到了,怎么带你浪,带你飞啊。
再一个经济不好,穷人太多,还能在这种形势下敞开花的,是真的牛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只能说,因为太优秀。
我也不是因为自己很有钱才这么说的。按照这个断舍离极简生活的标准,我可以定义为天生的极简主义。
但没法以此为荣,没听说过穷是件光荣的事。
我多么希望早日过上使劲刷,随便买买买的日子啊!
而且论坛里被人羡慕的人,也不是那种抠着把钱攒了的人。
是那种能赚会花的人。
但穷的定义每个人不同,你认为的穷,和我认为的穷肯定不一样。之前微博看到一个段子:富二代谈对象,希望女友不是为了自己的钱而和自己交往,就谎称自己家只有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一辆奥迪,几十万存款。对他来说,这就是穷。
而且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工资一千时想着工资五千就够生活了,工资五千时想着工资一万就够了,可其实并不会啊!一千有一千的过法,一万有一万的过法,而极简,正是断去了这份欲望,拿着一万的工资过着一千的生活,并且享受这种生活。
为什么会说穷的定义不一样?并没有人把穷这个词和贫困人口结合在一起讨论啊。
严格来说,你的这番话,并不是在反对我的观点,也谈不上补充,因为我帖子和前面的评论已经阐述过了,能力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只能断舍离。
所以你为什么要用“但”这个代表转折或者说反对意义的词?
我理解你在表达自己的看法,虽然用词不合时宜。
经济体本身我不太懂,通胀和楼市的关系我还真没法讨论,开脑洞都不行
能选择的人,才有资格云淡风轻说这是一种方式,有的人没资格尝试其他的方式是否自己喜欢。
我大概是消费阶层没到达无印良品的水平
我感觉就是老粗布,所以才说我的水平可能达不到哈哈
之前的回复中你说“穷绝对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为我的确是反对这句话的,所以我回复了一个“但”。你没理解错,我就是表达反对意见。
你说“总归是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才要断舍离。”所以我下面回复了欲望,但我没提到你说的什么贫困人口,我不知道你在说啥。
而且本质上,我认为断舍离和极简生活是有差异的。山下英子对断舍离的定义是: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但我认为极简生活并不完全是断舍离,虽然她包含了不买不需要的东西+处理家里没用的东西,但极简并不需要舍弃对物质的迷恋。
我看到豆瓣小组里有人说极简是一种心灵的平静,一种生活的舒适状态,我很赞同。而且我本身身边就有极简生活最好的例子——我奶奶。她不要的东西眼不眨地可以扔掉,她的厨房台面干净地我怀疑世上不会有第二个人家有了。但我儿时的毯子,学生时代的被子她却都还收着,拿到的时候我很惊讶,这么新这么软怎么可能会是一二十年前的东西?她的衣橱也都藏得满满当当,但把门关起来的时候你绝对想不到里面居然有这么多东西。
所以我突然想通了,极简生活才不是《我的家里空无一物》,而真的是我爱的、我怀念的东西,当我展示给你看的时候,你感受到了我的爱。
跟穷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其实这是很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处理不好就是经济大萧条。年轻人的上升通道被堵死了,看不到希望,随之放弃消费。消费动力不足,经济拉动不起来,老年化社会暮气沉沉。
大概你平时往这方面想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