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家庭:不要让原生家庭成为绊脚石
《都挺好》刚播出没有多久,我一个朋友就推荐我去看。
我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我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看啊?还一直说这部剧很接地气。
我就实话实说:我怕结局不好,尤其是这种接地气的电视剧,到最后,为了满足某些人的“圆满”愿望,总会刻意制造“扭曲”的完美。像父母伤害孩子,滴几滴眼泪,说一段动情的话,一切恩怨就一笔勾销,然后大家欢欢喜喜在一起......如果现实也是这样的话,这个世界得多么残酷!
是的,那些看似“圆满”的结局,在我看起来,真的是最残酷的结局。明明受到无尽的伤害,亲情两个字压下来,所有的伤害,好像都不值得一提,许多局外人为这种美满的结局欢喜,没有人问过那个被父母深深伤害的“小女孩”:你怎么样了?痛不痛?
更何况,剧中的明玉,真的原谅了?放下了吗?我并不觉得,我反而觉得她像很多被父母伤害的女生那样,为了得到一丝丝的“亲情”,飞蛾扑火般投入进去,和之前的“樊胜美”一样,为了得到亲人的认可和赞美,不顾一切去付出......
只是,在这部剧里,明玉的妈妈已经死了,爸爸也得了病,明面上看,明玉不需要像“樊胜美”那样被亲人吸血,但,照顾一个得了“痴呆症”的老人,和养一堆“吸血”的亲人,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可能有的人会说:那个得病的人是明玉的父亲。那又如何呢?在明玉最小,最需要保护的时候,她的父亲站在哪里呢?一本练习题就真的能够变成一份万能灵药,可以治愈所有伤痛,抹杀在岁月里留下的那些惨痛?说句很实际的话,明玉会变得优秀和富有,并不是磨难造就的,而是被生活所迫的,如果不是幸运地遇到贵人的帮助和提携,她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如果剧中明玉只负责出钱,我可以理解,毕竟是有血缘关系在那边摆着,她若是真的决绝,切断一切来往,估计会成为"千夫所指"的大恶人。但她不是,而是为了这个父亲,选择放弃了一切......其中就有可能包括她的”爱情”。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老年痴呆症真的很可怕,它不止是让一个人渐渐失去记忆,还会让一个成年人失去了智商和一切自理能力,比照顾一个婴儿还要辛苦十倍。现实一点,如果是三个家庭轮流照顾,明玉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经营自己的家庭,若是她一个人照顾,别说家庭和爱情,就连她的事业也不见得能保住,因为这个病能拖十年左右......
值不值得?我觉得不值得,至少,明玉的父亲所作所为,真的不配得到女儿这样的“深情”,即使是有血缘关系桎梏,也不应该在结局来一个这样的“happy ending”。
也许有些人会说:那是因为明玉选择原谅和放下。我想说的是,真正的原谅和放下,不是这样扭曲的,片尾对母亲的回忆,已经是扭曲的记忆,有些人解读为母亲也曾“深爱”过明玉,如果真的“深爱”一个女儿,后期不可能如此伤害和践踏女儿......而女主之所以出现这个记忆,本身就是抗拒一个事实:她不被父母所爱。但她想去治愈自己,于是选择了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修改记忆,美化记忆。
没有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的,每个人的家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矛盾和冲突,亲情也不是万能药,能治愈一切伤害和痛苦。归根到底,能治愈我们的,始终是我们,而不是他人,更不可能是父母或者其他亲人“迟来的亲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与“痛苦”呢?
1.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不存在完美的家庭
我们一直相信,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很少人去思索: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家庭吗?你看到的幸福家庭,就真的是完美,无懈可击吗?
有些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可以做很多事,这样的原生家庭就不会有伤害吗?相信大家都可以从苏明成身上看到,被父母溺爱的孩子,未必是幸福,因为他很早就失去了成长的空间,永远活在母亲的阴影下。
父母对子女的重视真的很重要,但,过度“重视”就不一定是好事,比如苏明哲被父母赋予了“长子”的责任,看似是信任和爱护,实际上,父母对他的一切投资都怀有自己的目的,就像某一篇文写的,苏家的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功利性教育,把子女分成不同的功能,然后按照子女的功能分配资源,而女儿,在重男轻女的母亲眼里,就是纯粹浪费资源,又拖累家庭的累赘。
再谈一谈被父母忽视或者“抛弃” 的子女,这类子女大多数都很要强,他们很早就独立,很早就懂得看父母的脸色或者他人的眼色。成人后,如果混的平平的,内心深处就处于极度不安的状态,遇到好的对象,总会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又或者担心失去.......如果混得好,就会变成一个外强内干的角色,表面上精明强干,无坚不摧,实际上,内心脆弱又不愿意向他人敞开心扉,因为害怕被人拒绝......最讽刺的是,这类子女最难拒绝父母的无理要求,所谓的“扶弟魔”也多数来自这样的家庭中。
不管是被爱的,还是不被爱的,成年后,我们都需要的是“自爱”,父母的想法,我们改变不了,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想法和未来的“原生家庭”。直接一点就是,放下父母赋予我们的“爱或者伤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不要纠缠在那些问题里,比如
“父母这么爱我,为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父母那么爱我,我这样做,会不会让他们失望?”
“父母为什么不爱我?不喜欢我?是我不够好吗?”
2.一个人开始成长,就是从拒绝开始,一个人开始成熟,就是从放下开始
面对苏大强的各种无理要求,苏明哲都不敢拒绝,有些人说他太爱面子,虚荣心强,实际上,苏明哲还没有成长起来,他属于那种被父母规划好一生的“乖乖仔”,这些人看似成熟稳重,关键的时候总掉链子,做出一些不靠谱的决定。
就像我一个朋友的老公,刚结婚的时候,父母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完全不会思考这件事合不合理?该不该做?我朋友形容他是“木偶”,父母提钱,他就动,不提就不动。到后来,被父母伤透心了,才认识到真正可靠的还是属于自己的“小家”。
再回头说苏明玉,苏明玉的成熟是一种被迫式的成长,就像别人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苏明玉则是“不被爱的孩子早当家”。但苏明玉真的成熟吗?我并不觉得,她是精明强干,工作能力杠杠的,处理问题也是一把手,但她内心深处还有一个“小女孩”,极度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认可,这就是为什么她会在母亲去世后,重新走进家人生活中,后来还悄悄去买“老宅”的根本原因。
3.让过去的过去,未来才能到来
以前,我总觉得和父母沟通不来,然后,又不甘心这样,就尝试和父母讲道理,讲自己的想法,但,随着新的矛盾出现,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僵,有段时间,我特别觉得无力,总是问自己:为什么会摊上这样的父母?
再后来,我就不再尝试去改变他们的想法,就像某个人说的: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你改变不了,只能改变自己的想法。
然后,《都挺好》播出后,我们几个朋友私下都有一个共识:幸好没有苏明玉那么倒霉,摊上那样的家庭!
是的,我必须承认,我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矛盾,有冲突,但我们也是幸运的人,至少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性别减少。
当然,有些人觉得电视剧夸张,如果是这样想,就说明你很幸福,因为现实中比电视剧更惨烈的故事都发生过。
总之,原生家庭造就了过去,而我们造就自己的未来,造就孩子的“原生家庭”。
对呀,亲情真的是万能灵药,压下来就团圆美满了?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结局是扭曲的
电视剧这样播,以后老人更理直气壮,你看苏大强那么作,女儿还不是一样乖乖听话养老?你们不养就是不孝
谢谢
谢谢
对,结局很不高明
因为他们占尽好处,享受家庭温暖,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所以家对他们是温暖的地方,是可以依靠的地方,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去绑架妹妹的情感.而女主本身也有问题,就是被打了,依然选择靠近那个家,心理上对亲情的渴望让她失去最基本的原则.最好笑的是结局,女儿负责养老,真的当女儿是万能便利贴,哪里有问题贴哪里.儿子是宝贝,哪里出问题,赶紧挪到别的地方去
所以聪明人要认清楚人性中的自私和阴暗,才能避免被这类人用情感勒索.怎么说,这部剧的编剧意识层面还停留在亲情高于一切的思维里.别人都说恋爱脑,其实,亲情脑也不可取!对人,应该是对自己好的,加倍珍惜,对自己不好,尽义务就好
所以说电视剧有时候比现实残酷
赞同你说的,不要被亲情绑架,小的时候,如果不爱,等孩子长大了就不要用亲情来绑架.我一个朋友说:中国家庭提倡以和为贵,我就说,以和为贵到最后就是和稀泥,看似问题解决了,实际上牺牲的还是不被父母所爱的子女!要是不解气,去豆瓣刷一下分,让这部剧的分数继续往下跌
不管怎么样,希望每个人都能走出奇葩父母的阴影,放下,不是意味着一笑泯恩仇,而是勇敢地走出过去,迎接美好的未来,至于那些不值一文的亲情,该舍弃的就舍弃,不要对这种亲情心怀幻想和期待.
最后的强行洗白真是无语了
赞一个。我最讨厌中国婆婆妈妈的剧,台词都听着烦。人生本来已经不易,少看些狗血,多些精致的有深度的剧多好。
最主要原因婆婆妈妈剧都有一个特点:好人受苦受难,坏人坏事做尽,结局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