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自由,反内耗——读《反内耗》
日本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中,妻子这样的一句话,让很多有抑郁情绪的人感到温暖:如果痛苦的话,就不要努力了。于是,在很多人心中,尤其是被抑郁困扰的人群中,这句话几乎成为至理名言。
“不努力,也是种生活方式”成为了很多人的安慰。
真的如此吗?
最怕的是用平庸安慰自己平凡的一生也挺好。不努力,避免接触刺激,这样的生活态度真的是自己心中所想吗?
以上的心理挣扎和互相妥协,可以称之为一次内耗。长时间的内耗,就是一次次地将心理的痛苦放大,然后一点点地抹去一个人的意志力。
在于德志的新书《反内耗 如何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中提到这样一段话:你的一切都可以被夺走,但除了这一样东西,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自由。它永远由你自己掌控。
要自由,首先要学会反内耗。
从发现内耗,到解决内耗。于德志将基于上千项心理学实证研究,从注意转化、思维处理、感受管理、身体调整、表达倾听等多个角度,用文字记录其中,通过一定行为锻炼,针对不同的心理困境,提供走出内耗的有效解决。
如何停止内耗,书中提出了这样的三步走:
构建全新认知👉掌握有效的仪式性技巧👉养成适应性习惯。
怎么样去完成这三步走呢?作者从7个方面进行讲述:
1.停止内耗,掌控人生的权利从未丢失;
2.内耗的脑神经机制;
3.停止内耗的六把钥匙;
4.摆脱思维困境;
5.远离感受伤害;
6.摆脱人际困境;
7.解决现实困难。
在这7个观点中,由不同的小节组成,每个小节的结尾,都有对应的行为练习,当现实生活中遇到学习、工作、感情等问题,出现焦虑、犹豫、纠结、自责……的情况时,可以试着翻阅书中对应的案例,然后对照解决的办法去改变,或许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现在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部分,如果痛苦的话就不要努力了,对吗?
面对这样的情形,作者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抑郁休学后,你怎么样了。几十个分享自己经历的人,几乎没有一个因为休学而恢复了想要的健康生活,相反,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很多人愿意做出不同的选择。
出现这种痛苦的来源与是否努力无关,导致痛苦的,更多的是个人心理灵活性的丧失,以及对自我、他人、世界苛刻的评断。
提升个人心理的灵魂性,掌握有效的问题处理技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从区分哪些场景会带来内耗、生活中,你的幸福感源于什么、面对生活中遭遇的心理冲击,你习惯的处理方案是什么、你习惯解决问题的方式,其现实的效果是什么等方面进行练习去解决这个问题。
除此之外,书中针对解决现实困境的五把椅子训练法也让人印象深刻。
五把椅子分别为:结论椅、感受椅、接纳放松椅、价值与方案椅、行动反馈调整椅,具体怎么使用这五把椅子去解决现实的困境,还需在书中一窥奥秘。
《反内耗》这本书将作者的实际案例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针对不同的内耗有特定的治疗方法。在咱们日常的生活中,学会重新定义思维,从很小的行动开始改变,一点点地渗透进平时的生活中去。
反内耗,获自由,你也值得拥有~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