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 从财报分析看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
关注这个话题,关注家庭财富积累
论坛里许多人讨论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也相当一部分人更加追求被动收入,认为是终极财富自由的目标。那么,如果把家庭当作一个经济实体,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如何判定,分别有怎样的意义?最近参加了一个企业财报分析的培训,培训师是个业内大拿,受益颇深。结合家庭财务账本,分享一下从财报分析角度看待主被动收入的感悟:
1、 主动收入影响毛利,体现主营业务性质和趋势
大家还记得毛利润怎么来的吗,简单而言,就是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在财报分析里,一些制造业及一些传统行业会很看重毛利,因为这体现的是主营业务运作情况,销售收入趋势体现了企业在市场上的位置以及行业趋势。
整体毛利润,体现的是业务性质。
映射到家庭里的主动收入,主动收入的规模大小,是所处行业性质的体现,互联网企业,薪水就明显要高;主动收入变化的趋势,也体现了行业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个体在这个行业的发展。在企业利润表的第一部分,就是主营业务收入。换言之,对于一个经济实体来说,存在的第一要务就是创造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就是一种主动收入。那么对于小家来说,无论是单身还是家庭,主动收入也是我们踏上社会,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创造收入的第一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被动收入影响最终净利润,体现资本运作水平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再往下,就是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大体是毛利润-研发管理成本=息税前利润
企业的净利润并非是息税前利润,但大多数情况下,最终净利润是会比息税前利润要低的,因为还要付利息和税嘛,但是有一部分企业,净利润比息税前利润还要高。他们做了什么?他们通过主营业务获得金融资产,再通过运作金融资产获得投资收入,典型范例比如某巴巴,某拜……我们总再想他们赚不赚钱,其实人家主营业务不需要赚钱,把钱“圈”过来再赚钱。那么这些企业,往往需要搭配出色的资产运作团队。
3、 对利润贡献的意义,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具有同等量级
如上述所说,无论是主动收入还是被动收入,不同比例只是因为公司业务类型(运作模式)不一样而已,没有孰高孰低之分。就是说,从对利润贡献的意义,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具备同等量级。
还记得之前知乎有个问题“月入三万为何还焦虑”,一个热门回答说因为月入三万的姿势不对云云……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三万全部来自于上海几套房产的房租,就不会焦虑了。还有一个类似的,逃离北上广正确的姿势,卖了北京1300万学区房去成都买五百万别墅,剩下八百万存银行理财每个月足够花等等……但难点其实是,如何通过主动收入积累足够的资产来获得被动收入,就好比,关心的难道不应该是怎么赚来上海几套房产,怎么赚来北京1300万学区房?跨过这步谈收入姿势,没有意义。
所以呢,如果看到别人有很高的被动收入,不用羡慕,因为他们已经通过主动收入积累了足够的资产。而对于利润的贡献意义,两者是同等权重。
4、 主被动收入的不同比例,体现了家庭财务的不同侧重点
一般一个公司成立之初,大体就定下来营业模式,诸如是侧重主营业务还是资产运作等。不同于企业的固定盈利模式,家庭的财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在小家成立阶段,主动收入占大头,当积累足够资本之后,被动收入的比例开始逐步增加。作为小家CFO呢,就要多留意家庭资产变化,在积累足够资本之后,也能够具备运作资本取得更多被动收入的技能。
在主动收入为主的阶段,用心积累资产
在积累足够资产,提高被动收入
尽可能的创造更多净利润
这是许多小家CFO的终极目标吧
企业财报看经营,家庭账本看人生。
这些都是我思考的内容,一些财蜜可能还没到这个阶段。对于家庭账本中的主被动收入相关的概念和区分方式,可以看这篇 两个公式告诉你:收入帐也值得好好维护。本篇是一个进阶版的思考。
世界那么大,一起探讨更多理财思维~~
补赏300
可以借鉴的理财思维
说到底还是得有赚钱的能力,不管被动、还是主动。在没有那么高的能力的情况下,就只能说靠一份工作来实现主动收入了。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