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保险杂谈

来自我的保险我做主・337篇帖子・7399人参与

发帖
星星白

“把我送进养老院,你就是不孝子!”

星星白
星星白   星星白 2020-03-02 14:36 阅读(4232)

“养儿防老”是中国几千年的思想传统。

也正是因为“养儿防老”才衍生出“重男轻女”的腐朽思想。

80岁的姥姥只有两个闺女,平常在老家,每年冬季轮番去闺女的楼房里过冬。

今天新型冠状肺炎爆发,姥姥和大家待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些,那么各种问题就来了:

 

1, “你们都嫌弃我!”

妈妈去年下半年做了胆囊结石手术,更加注意家庭公共卫生。

过年吃饺子,姥姥的筷子在嘴里嗦完开始翻弄饺子,怕粘连。

妈妈看不过去说“咱都自己翻自己那盘吧,省得不卫生,交叉感染”。

姥姥一听就急了,”这就开始嫌弃我了!之前怎么就不会这么说?“

全家唏嘘,不敢多说什么,弟弟偷偷说,”姐,还没告诉姥姥要用公筷呢。”

我吓得赶紧捂住了他的嘴……

 

2, “我又哪里惹着你们了!”

小姨是房地产工作者,平常业绩还不错,赶上疫情,哪还有什么看房的人。

再加上她还背着两套“房贷”,心理压力增大,“烦死了”也经常挂在嘴边。

有一次小姨又抱怨了几句,姥姥又火了“天天说烦死了,我哪里又碍着你的眼了?”

小姨赶紧解释和她没有关系,结果是越描越黑。

最后没办法,也只能抱着一肚子气说,“妈我们都冷静一下吧,别说了。“

这段谈话也这么无疾而终。

 

3,”我要是在儿子家肯定比在这气势!“

我们家比较特殊,我妈妈嫁给了我爸爸,我小姨嫁给了我小叔。

每年冬天爷爷奶奶都去海南过冬,所以姥姥都跟女儿女婿以及这一帮孩子们在一起。

妈妈和小姨都是家里的一把手,再加上我爸和小叔也都比较孝顺,所以对姥姥也都特别好。

但是每次姥姥都要说,”在这不如在家,住闺女家永远不如住儿子家,毕竟在儿子那自家人多还气势“。

每次听见这种话,我妈和我小姨总要跟她掰扯一番:”村里多少老太太受儿媳妇管制不敢吃不敢喝的?在这怎么就这么大委屈呢?“

 

其实姥姥是很好的一个人,平常跟我们一起过冬,可以天天出去和小区里的老太太们一起聊天,回家也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的这些反应都是因为疫情憋在家里不自在。

但其实背后也折射出年轻人与老人的冲突。

 

在我们20岁的时候,充满了抱负,想用这段黄金时间做更多的事情。而父母此时也还算年轻,似乎养老问题还不用我们担心。

在我们成家立业之后,结婚、买房、生儿育女、中年危机等各种人生大事接踵而至,而这时候年岁已高的父母也需要时刻的照顾。

一面是赡养父母的孝道,一面是自己独立小家的生活,而养老院似乎能帮忙解决很多问题。

 

健康问题:

老人岁数大了,身体机能下降,再加上年轻时的劳累,各种身体上的毛病逐渐显现。

除了家里有职业的健康工作者外,大家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都是一知半解。

要说和子女住在一起,可以及时拨打120,防止老人独居就算生病倒下没人知道。但是现在年轻人这么忙,分身无术,又怎么可能天天守着老人呢?

而在养老院有专门的陪护,他们都经过专业的训练,一定会比子女们更加有经验,救治更及时。

 

生活习惯问题:

老一辈年轻时艰苦朴素,什么都舍不得扔。现在生活好了,年轻人也都注重饮食健康,当生活在一起时,难免观念就发生了撞击。我姥姥就是典型的例子。

还有老年人牙口不好,消化不好,就喜欢吃软糯,清淡的。而年轻人比较味重,连吃都很难吃到一起。

在养老院有专门的饮食搭配,更加适合老人。

 

关系问题:

我们年轻人的想法很简单,把老人接到自己身边,生活条件更好。

但忽略了老人的心理问题,来到陌生的环境,没有朋友。如果孙子孙女都大了,只能买买菜做做饭,但因为饮食习惯不同,老人做的饭年轻人可能又不爱吃。长此以往只会觉得生活枯燥乏味,很多老人在退休后得抑郁症就是如此。

 

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不等于把孩子送进孤儿院。

 

老人在养老院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有更多的同龄人在身边,同时孩子也能更加省心。

 

我曾经就想,等我老了那一天不用孩子问,我自己主动去养老院。

但实际上,没有钱根本住不起养老院。

之前看过一个调查,国内养老院的具体费用如下:

 

 

而这还是2016年的数据,现在单伙食费根本不可能300元/月。

养儿防老的现象在现代中国社会即将消失。父母倾其所有为儿子买房结婚,花光一生积蓄,到头来儿子却无暇顾及年迈的父母,根本没法为父母养老。

即使这是中国人不愿意接受的事实,随着社会发展,中国老人去养老院养老也会逐渐变成社会趋势,“养儿防老”的时代即将终结。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多多挣钱,少给孩子添麻烦!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31)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