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语基言:17年3月行情回顾及基窝运行小结
今天是愚人节,首先祝姐妹们节日快乐我也如约来做3月份的投资小结了,这点可没骗大家哦
行情回顾:
国内方面:3月份的总体行情在2月份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表现,若不是受季末资金面紧张之累说不准就能放量上攻3300了,不过节前四连阴也不是坏事,主力趁机洗尽浮筹为下一轮攻势做好铺垫,我们有理由相信春季行情并没有戛然而止,而只不过是个中继蓄力过程,未来行情依然可期。
海外方面:美股和港股相继迎来调整,美股方面就此断言牛熊转折还言之过早,未来走势尚需谨慎看待。港股我个人还是看好的,理由是背后有国内经济企稳的基本面支撑,相信在A股市场尚未全面开放之前,港股作为投资国内市场的桥梁和媒介,对外资的吸引力依然存在。黄金在美元企稳后一度出现回调,但考虑到国际政局不确定因素的利好依然存在,上行的大趋势不会受到影响。原油虽在本周迎来阶段性反弹,但在长期供需矛盾未能根本改观且美国本地实际供应量大增的背景下面,依然难有持续性行情值得期待。
基窝小结:
长线方面:本月长线方面动作不大,只赎回了$南方量化,从而使量化仓位由5成降至4成,持仓仍分散在两只基上,九泰3成泰达大数据1成。赎回南方的理由一为量化总体不在状态,二为南方赎回时稍有盈利。量化部分目前投资总额20000元,综合收益率-11.41%,环比上个月降低3.77个百分点,基本上退回到1月底的水平,但距离我设置的单笔加仓点位仍有距离,后续继续观望为主。主动型赎回部分汇丰,仓位由6成降为5.6成,持仓仍分散在五只基上,除南方2成汇丰0.6成,安信、交银、中欧皆为1成。赎回部分汇丰的理由是规模偏大业绩呈现萎靡之态。目前主动型总体持仓28000元,综合收益率4.98%,环比上个月提升2.87个百分点,安信仍以13.53%的盈利率继续领跑,业绩本月增幅高达4.1个百分点。长线部分总体投资48000元,不到5仓仓位,考虑赎回部分总体收益率为-1.85%。
短线方面:本月的操作题材变化不大,指数方面继续持有:腾安指数(4.3%)、中证500(5.64%)、红利指数(4.64%),对基本面50进行了止盈操作(2.9%),理由是大盘连续66个交易日波动幅度不足1%,相关指数业绩停滞不前投资效率不明显。题材方面继续持有:黄金、军工、白酒、一带一路、环保、深港通、港股、美股、原材料、银行、工业4.0、白银、医疗、农业、证券和可转债,对保险进行了止损操作(-2.8%),理由是持续低迷趁反弹出清。总体收益率前三依次为:白酒16.99%、黄金15.14%、环保7.94%,较上月均有不同幅度提升,其中黄金收益率猛增是因为对其进行了减仓操作;收益率后三依次为:证券-3.95%、保险-2.8%、农业-2.76%,较上月均有不同幅度降低,本月题材总体呈现分化加剧态势,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愈加明显。短线部分总体投资144697.27元,超过7成仓位,考虑赎回部分总体收益率为3.5%。
定投方面:定投测试显示次新股由升转跌,浮亏-3.13%,创业板跌幅较上月有所放大为-1.43%。
总体而言,本月各基呈现二八分化态势。
预告一下:该总结帖会不断更新未来一个月的每日行情分析,在不外出的情况下我会利用午时做盘间分析,有兴趣者欢迎跟踪。
4.17盘间分析:继周末证监会再次重申规范证交所交易行为之后,今日指数跳空低开呈现普跌态势,沪指亦下破60日线,关注午后是否有金融护盘出现。题材方面唯有消费万绿丛中一点红,跌幅最大的为房地产、军工及贵金融。
刘士余:资本市场入场者都要受交易所监管 没有例外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4月15日表示,交易所必须依法主动行使全方位的监管职能,包括对公司上市、退市和并购重组的实质性监管,这不是交易所职能的越位,而是交易所依法履职的到位。
他是在当天举行的深圳证券交易所2017年会员大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刘士余指出,证券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居民财富、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信心信任,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体系的安全运行。
刘士余表示,沪深交易所是我们国家的法定特设机构,目前有1亿多投资者参与交易,这就直接关乎上亿个家庭、数亿人口的财富与利益。办好交易所,依法保护好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贯彻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他指出,当今,没有不讲政治的金融,也没有不重视金融的政治。交易所和证券经营机构都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成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先锋力量,成为身体力行新发展理念的关键力量,成为市场各方及投资者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刘士余同时指出,交易所是资本市场重要的监管主体,法律对交易所的授权,既符合国际上资本市场发展与监管通行的制度安排,更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交易所一线监管的信任和重托。交易所具有实时全景式透视市场的法定职责,又具有贴近市场各类主体的天然优势,把一线监管的职责扛起来、扛得住,体现了市场运行和监管的内在逻辑。与行政监管和一般的自律监管不同的是,法律赋予交易所的监管职能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有效性,可以更好地实现市场运行的目标和方向。
他进一步指出,交易所必须依法主动行使全方位的监管职能,包括对公司上市、退市和并购重组的实质性监管,这不是交易所职能的越位,而是交易所依法履职的到位。再比如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不仅对上市公司,对会员,而且对会计师事务所等从事证券业务的其他中介机构,交易所都必须有规可约、有矩可束。
“总之,入场者都要受交易所监管,没有例外。”刘士余说。
他同时表示,一线监管是《证券法》赋予交易所的法定职责,监管是交易所的法定主业。交易所既有法定机构的权威性,又有自律监管的灵活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亮剑,捍卫法定监管权威,运用自身规则的灵活性,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坚决打击、绝不手软。上市公司在交易所上市,投资者在交易所交易,会员是交易所的会员,信息也通过交易所披露。交易所对维护市场秩序责无旁贷,交易所的会员对维护市场稳定也责无旁贷。
刘士余提出,交易所和会员要服务好国家发展战略大局。他说,资本市场要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谋篇布局。交易所要发挥好枢纽作用,汇聚会员和市场力量,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支持企业改革发展,支持科技创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同类选业绩好的即可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9%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1%
中国经济迎来了“开门红”,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9%,增速创一年半来最高,前值6.8%,预期6.8%。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806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654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70005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02024亿元,增长7.7%。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预期6.30%,前值6.00%。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预期6.30%,前值6.30%。
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1%,创2015年3月以来最快增速。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29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1%,增速比1-2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90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增速比1-2月份回落5.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23182亿元,增长25.1%,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1-3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369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增速比1-2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1-3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预期8.80%,前值8.90%。1-3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7%;1-2月同比增长6.7%。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9%,预期9.70%,前值10.90%。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0%,预期9.60%,前值9.50%。
1-3月发电量同比增长6.7%;1-2月份同比增长6.3%。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4元,同比名义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收入增速比GDP增速高0.1个百分点。
先期披露的一些经济数据也印证了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的判断。其中,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9%;铁路货运量增长15.3%;3月份制造业PMI为51.8%,连续6个月保持在51%以上;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21.8%,出口增长14.8%,进口增长31.1%;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3120亿元,同比增长23.2%。
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走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认为,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二季度房地产投资和住房消费可能增幅趋缓,总体消费需求短期难以大幅回升,预计二季度经济运行依旧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从全年来看,仍有望实现6.5%左右的预期目标。
民生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房地产调控进一步收紧,房地产投资会受到影响,而基建受制于财政压力只能托底,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呈现前高后低、整体平稳的走势。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徐洪才建议,要千方百计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促进消费增长,同时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增加就业,保持就业形势的稳定。
而在宏观调控方面,徐洪才认为,宏观调控要保持定力,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就要坚持稳中求进,注重中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短期看,也要增强政策的灵活性,货币政策要把防风险放在突出位置,尤其是对流动性风险要高度关注。”徐洪才说,此外,还要确保一线城市房价不出现大起大落,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吴晓波谈2017年4大红利:新中产 匠人精神 技术红利 房价
创业路上最重要的是看风口,看红利,中国过去经济发展旧红利已经在逐渐丧失,新的红利已经浮出水利。不知你是否也关注到了?吴晓波老师分享了他认为2017年最重要的4个红利,不知你是否也同样关注了?一起来看看。
一、中国经济发展旧红利的丧失
我们今天面向未来,处在空前的产业变革迭代期。跟我们的前辈相比,中国的产业现状发生了一些大的变化,1978年改革到今天,有四个非常熟悉的中国经济发展红利已经逐渐丧失掉了。
1、全球化
从1945年二战打完以后,人类就在想能不能以后不打仗了,能不能用经济的方式消除贫困的悬殊?为此,除了在政治上成立联合国以外,还建立了很多经济组织,比如IMF、WTO和世界银行。
也就是从那时起,工业文明进入全球化时代。1964年麦可卢汉说“今天的地球已经很像一个地球村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化革命崛起,世界被进一步推平。二战以后直到今天,人类经济的变革史基本上是工业文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所推动的全球化的结果,中国是这一轮全球化中最大的获益国。
但是这两年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数据显示,全球贸易流动量在2008-2016年的9年中增长幅度是零,几乎没有任何增长。而且过去两三年里我们看到各个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极右情绪、种族情绪开始抬升。
去年大家看到两个大的“黑天鹅”事件: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今年举办的荷兰大选、法国大选、德国大选,都弥漫着非常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2、中国制造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明年就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40年里,中国奇迹基本上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制造业的奇迹,二是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奇迹。中国制造的奇迹依托于两个优势:
一是成本和规模优势。
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环境成本、税收成本,都是占优势的;而在规模上,我们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全球最大的产业工厂,从牛仔裤,到鞋子,到汽车,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在2009年超过美国。
二是互联网优势。
今天的中国是全世界谈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最好的地方。互联网模式的崛起建立在人口红利上,中国大量的人口成为互联网用户。一直到今天,中国互联网人口的平均年龄比美国年轻10岁,在互联网的意义上,我们是更年轻、更感性的国家。
但是今天我们看到所谓“中国制造”的红利已经结束了,因为“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已逐渐丧失。我们在广东地区看到大量的工厂外迁,要么迁移到东南亚,要么迁移到中国的西部和内蒙古等地,因为我们的劳动力优势、土地优势、原材料优势都已丧失。
3、互联网
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整合的平台、流量和人口红利,是第三大红利。中国是全球风险投资最活跃的国家,大概有1.2万家风险投资企业,每年有将近万亿的资金投资到这个领域。但2016年互联网领域几乎没有投出过一个独角兽产品,大部分投资都进入到新的行业,比如文化行业、新技术行业等等。
我认为中国所有的产业中最没有泡沫的,大概就是互联网。2014年我在广东跟广东省共青团一起参加活动,共青团告诉我一个数据:说2014年广东省的大学毕业生创业,90%在送外卖。2014年正是中国O2O最热烈的时候,大学毕业生,无论是英语专业、化学专业、还是物理专业,出来创业都是送外卖。
但我认为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今天没有机会了。互联网变成了所有行业的基础设施,创业会越来越依赖于内容和技术等领域的创新。
4、非均衡战略
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国家实行东南沿海优先发展战略,但是今天中国的东南沿海,无论从城市化规模、产业还是消费来看,都已经饱和,大量的产业向西部、北部转移。2016年房价上涨最快的不是北上广深,房价涨幅第一名是合肥,第二名是郑州,第三名是武汉,第四名是厦门,第五名是深圳。
中国资源投入向西部和北部地区聚集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国家级战略,在改革开放39周年的2017年,成为梦想家,成为停不下来的一代的我们,真的很可能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这四个红利让中国走到今天,由全球第八大经济体变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过去的39年是激荡的39年,同时也是充满破坏性的39年,这39年里我们破坏了中国的道德基础,破坏了中国的法治环境,破坏了中国所有的土壤和天空,当然也破坏了一代人的身体。
中国很多50后、60后、70后的朋友们赚的钱,未来可能都需要重新补充回我们被彻底败坏的身体。能保持非常好的心态和身体的,在我们这一代人里是少数中的少数。而且这一代人很糟糕的是他们觉得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时间和家庭去创业是一件特别骄傲的事情。
面向未来,当所有红利终结的时候,原来的成长发展路径、资源配置能力,生存方式和人对自我的认知,我们都需要重新反思和检讨。延用过去的“成功之道”,可能没法走得很远。
二、四大新红利重新定义2017
面向未来,我们还是会看到客观发展的基础性红利。这些红利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人重新认识我们跟商业、金钱、消费者、时间这四个方面的关系。我把这些新红利概括如下:
1、新中产红利
中国面向未来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是新的中产阶级的崛起,这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中国长期以来是面向广大的无产阶层的,中国的制造能力、消费模型都是面向无产阶层完成的。
但是最近这几年,特别是2015年以来,中央政府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十三五”规划战略以后,中产阶级的崛起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从今年算起,再过13年,就是2030年了,到了这一年中国会发生几个很重要的事情:
一是中国会替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二是中国70年代人集体进入60岁,中国社会将进一步老龄化;
三是伴随着城市人口达到9.4亿左右,中国将出现大概3亿到3.5亿的中产阶级。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它是美国人口的总和,它还相当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等六国人口的总和。
什么叫做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会认为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同时认为自己所有的财富来自于职务性收入和理财性收入。他对资产的理解会远远大于前面那一代劳动者出身的创业者,他的时间分配同样区隔为职务性时间和非职务性时间,就跟他的财产分配是一样的。
中产阶级崛起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文化消费、奢侈品消费,跟生活质量、跟审美有关的消费将大幅度提高,它会彻底改变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2、新工匠红利
我认为互联网的红利到今天彻底吃完以后,产业力量重新回到制造端。做空调、做服装、做任何产业的人都曾经被互联网冲击,信息流彻底被屏蔽,我们不得不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流量分发跟消费者重建关系。
但是当今天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当几乎所有互联网工具免费化以后,能力回到制造者手上,而这批制造者区别于三十年前靠成本和规模优势竞争的制造者。
近两年我去了很多制造业企业,也开过千人级制造业转型大课,几年来我在实体产业中的观察,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我认为面向未来新的中国制造将不属于那些大型企业,而属于那些中小型企业。
大企业的能力将被瓦解掉,而那些具有工业设计、产品定义能力、人格化能力的中小企业会成为中国未来产业转型最主要的能量,我们把他们叫做“新工匠”。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总理第二次提出要在中国推动新工匠建设,这部分人非常年轻。
吴晓波频道最近在做一件事:我们希望在中国找出那些用新的方式做茶叶、做漆器、做雨伞、做服装、做窗帘的人。
我看到一个景德镇女孩把《天工开物》说的景德镇瓷器72道工艺,精简为32道;一个做漆器的小伙子,打破中国漆器六千年传承的深褐色定律,创造出年轻人喜欢的“马卡龙”色漆器。
这部分人会成为未来中国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最重要的驱动力,他们拥有新的审美,拥有新的工艺,用新的连接方式实现匠人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
3、新技术红利
1980年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预言人类将告别工业革命的第二次浪潮,进入以信息化革命为主的第三次浪潮,在这本书中他提出大数据,提出跨国公司,提出人从8小时写字间里走出来,成为自由的知识人。
1980年到2017年,随着互联网红利的结束,实际上意味着托夫勒所说的第三次浪潮在人类历史上的彻底终结。信息化对产业进步和全球贸易的推动在今天彻底结束了,当人类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就需要能量的供给。
所谓第四次浪潮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基因革命、新能源、新材料,这些东西跟所有行业有关,跟汽车、跟服装、跟慕思床垫都有很大的关系。
所有的产业变革都不再是信息不对称的变革,而是重新回到产品本身,包括我这样的写作者,如果不进步,我们的写作能力很可能被会写新闻稿的智能机器人代替,甚至写作本身都会被代替。
4、新居住红利
今天中国仍然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到2030年,中国有9.4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的城市化率才刚刚超过70%,我们的城市化率每年以1%左右的速度在不断增张,人口继续向大中型城市聚集。但同时人口又会以散点的方式向中心城市周边的城镇和小镇散布,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出现,中国的50后、60后、70后人口会向更适合居住的中国南部地区进行候鸟式居住。
这些变化会造成面向未来的城市化,就是每一个城市的投资价值和居住价值会呈现几何级增长,就像我们今天在美国、台湾、日本看到的一样,东京的房价非常贵,东京以外的房价以几何级的方式往下跌。
中国超级城市的规模会越来越大,5万人左右的小城镇、产业园区会得到极大的发展,新的居住空间、特色小镇、养老产业未来会成为中国创业的新空间。
以我们所见,中国仍然是一个被发展、成长所困扰的焦虑的国家,每个人晚上要睡一个好觉还是需要非常好的心理调适和生活安排。
其实我年轻的时候睡眠很差,习惯晚上八点钟开始写作,后来强迫自己改变作息习惯,我从30岁以后晚上不工作,把时间憋到白天写作。
现在的我能够深度睡眠7个小时以上,而且一年几乎不做一到两个梦。睡眠是第二天工作非常重要的前提保障。我们需要理性创业,以好的睡眠来调节自己,以更好的状态抓住新的机遇。
2017年中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个人仍然通过破坏、透支的方式获得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所以我们一定要对环境好一点,对员工好一点,对我们的朋友和亲人好一点,对自己好一点。
最后用尼采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那些即将消灭我们的东西,将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4.18盘间分析:继昨日以向下跳空缺口回补之前的向上跳空缺口之后,今日各大指数均出现止跌回升现象。题材方面消费依旧领涨,而昨日尾盘护盘的金融完成历史使命之后则开始出现回调。
监管层要求“按住二级市场”?券商称总体思路是希望慢牛
上周市场知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表示,监管层可能出台最新窗口指导意见,内容主要涉及IPO、再融资、公司债以及并购重组等四个方面。近日,市场又有消息称,监管层经过沟通,再次明确相关窗口指导意见。
根据知情人士提供的监管层再次沟通意见汇总信息,监管层明确不希望已经上市的公司在资本市场搞太多动作,特别是今年,倾向鼓励上市公司稳定经营、内生增长。
需要提及的是,北京一位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也告诉《金证券》记者,此前在参加监管层一些座谈时,发言人也多次向他们传达,不希望上市公司过于积极融资、并购等意见。“这也是并购重组批文发放节奏缓慢的根本原因。”
此前有报道表示,在最新窗口指导意见中,监管层要求对贫困地区企业、游戏类企业、互联网类企业、涉农企业等四类企业IPO加强关注和风险控制。
据了解,在最新的沟通中,监管层再次强调这一意见,并指出,未来将偏重支持有一定固定资产规模、有技术代表性、进口替代的实业公司;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服务类公司。会重点监管一些依靠大资金流转产生利润、服务类、完全轻资产的公司。
上海一家券商投行项目人员告诉《金证券》记者,监管层的指导意见直接影响着券商挑选项目的标准。“一些文化类、服务类公司,我们现在能不鼓励报IPO,就不鼓励,不能往监管枪口上撞。”
市场还有消息称,对于A股,监管层的总体意见是,按住二级市场,按住指数,一级市场保持畅通,“实际上,监管层已经在变相实行注册制了,希望通过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实现经营好的股价高,经营不好的股价低的良性局面。不鼓励高估值,还是想让更多企业踏踏实实做实业。”
对于“按住二级市场,按住指数”等传闻,安信证券一位资深研究员对《金证券》记者表示,监管层不可能这样表态,但总体思路应该是希望慢牛,不鼓励完全依赖资金进入的杠杆式炒作带来的增长,希望上市公司在实际经营基础上,股价得到相应的、合理的提升。华泰证券一位研究员则认为,监管层希望A股,尤其是创业板回归合理估值。
李克强: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 改变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
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座谈会,与正在国家行政学院该专题研讨班学习的全体学员、有关部门、部分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交流。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研讨班学员代表、京东方科技公司代表先后发言并提出建议。李克强说,近几年,世界经济复苏艰难,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资源要素条件等都发生较大变化,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再走粗放型发展老路难以为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宏观上,我们牢牢把准政策方向,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改变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不断创新调控方式,统筹精准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依靠改革创新和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同时,通过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减税降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营造良好环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经济不仅没有出现“硬着陆”,而且实现了稳中向好、结构优化、就业扩大,今年一季度这种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实践证明,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就能够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
李克强指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新动能覆盖一二三产业,重点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体现了新生产力发展趋势,是实体经济发展升级的强大动力。发展新动能,一是必须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既要培育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也要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发新枝”,促进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二是要推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升级互促共进,把国内巨大市场需求作为“导航灯”,大力补上短板,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实现更高水平上供需结构的匹配和优化。三是不仅立足国内市场,也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拓展发展空间。
李克强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关键要以改革优化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减税降费。更好适应新动能成长特点,完善新业态、新产业等标准,探索既有必要的“安全阀”和“红线”、又能包容创新发展的审慎监管体制机制,使新动能健康成长。要做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载体,依托“互联网+”,发挥互联、开放、共享的优势,在创新成果分配、股权激励、社会保险、户籍办理、金融支持、政府基金引导等方面加大政策创新,汇聚各方面智慧和资源,支持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开展“双创”,发挥社会创造力,拓宽纵向流动渠道,提高新生市场主体活跃度,推动“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不断有新突破新成果,形成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使促改革、调结构的成果充分体现在经济平稳发展、就业不断扩大、收入持续增加上。
李克强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广大企业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增强主动意识和紧迫感,因地制宜,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真抓实干,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新旧动能转换的澎湃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国务院批转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 部署10领域任务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为重点,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突出抓好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推动改革精准落地,更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持续增加有效制度供给,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意见》部署了10个领域35项年度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价格改革。二是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全面推进国企改革“1+N”文件落地见效,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电力、油气等重点行业改革力度。三是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推动产权保护举措落地,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营改增等税收制度改革。五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深化金融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现代保险制度。六是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七是健全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支撑政策体系。八是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引导对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九是大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入推进教育、医药卫生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改革。十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意见》要求,要完善跨部门的统筹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地方和基层推动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已出台改革方案督促落实,加强对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估,加强改革试点经验总结推广,加强改革理论提炼创新,确保改革举措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4.19盘间分析:指数在并无明显利空的前提下继续下跌,至午盘各大指数跌幅均破1,沪指再次出现向下跳空缺口并破120日线,技术层面上确认转弱,如下午不见护盘动作则可视为GJD有意为之。题材上无热点可言,资源类领跌。
4.20盘间分析:指数在四连跌之后终于有企稳的迹象了,午盘深指收红,沪指和创业板微跌,下午翻红的几率大。题材方面喝酒吃药领涨,半日涨幅过2,贵金属能源类领跌,跌幅过1.
经济参考报:股市只有从严监管 才有健康未来
自2016年12月以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先后在基金业协会、大商所、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国新办、上市公司协会以及深交所等多个公开场合放出“狠话”。虽然在一些市场人士眼里,刘主席的讲话多是“利空”信号,但在有识之士看来,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思路,正由此日益清晰和系统地显露出来。
笔者认为,刘主席的一系列讲话表明,今后一个时期,证监会将在从严监管的大思路下,通过有针对性的监管举措和制度建设,依次消除当今A股市场的风险点和乱象,包括再融资、杠杆举牌、高送转等,全面规范包括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评估机构等在内的市场主体和中介机构的市场行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并且继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国际化、市场化和法治化道路上的改革。
从一段时间的监管实践看,则体现了刘士余在两会前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稳”是“进”的前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要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落实到资本市场上,“稳”就是要严格监管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尤其要提高上市公司、券商、基金以及其他中介机构的合规经营水平。3月17日,证监会对2017年度专项执法行动进行了总体部署,将在继续严厉打击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传统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全面筛查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影响市场稳定、干扰改革发展的各类违法案件。4月14日,证监会又宣布组织开展律师事务所从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证券法律业务专项检查工作。都体现了这一思路。
“稳”的另一方面,是要重点打击市场乱象。近年来,上市公司频繁无序的再融资,配合炒作的并购重组、高送转,公募基金通道化,脱实向虚的杠杆举牌,以及虚假信息披露、操纵市场等乱象频频发生,严重扭曲了市场,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挫伤了人们的信心。对于这些沉疴痼疾,从近期的监管动向看,可谓严字当头。2月17日,证监会修订了再融资相关规定,有效遏制了A股市场再融资乱象。4月14日,针对炒作次新股和快进快出等恶性操纵市场行为,证监会部署了2017年专项执法行动第二批案件查处。在高送转方面,监管层表态之后,也陆续有多家上市公司对分配方案进行了修改。
处置风险点,打击市场乱象,净化市场环境的目的,则在于“进”,即为资本市场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奠定基础。今年以来,在市场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新股发行速度显著提升,进一步发挥了市场的融资功能。从市场的再融资结构来看,可转债等正在兴起,融资结构正在得到优化。
近一段时间,有一些声音认为,监管部门管得太宽太死,限制了市场的活跃。笔者认为,对无序再融资、高送转等种种A股市场的顽疾,必须下猛药,在市场失灵乃至“生病”的时候,监管部门理应勇于担当,有所作为,既放“狠话”,又动真格。尽管有些监管举措可能导致股指一时波动加剧,但从长远来看,将营造更好的市场生态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金进场,激发市场活力,从而有利于A股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4.21盘间分析:指数继昨日终止四连跌之后今天继续弱反弹,主要是成交量不足,关注下午收盘能否回补缺口。题材方面跟昨天正好来了个大反转,银行、资源领涨,消费、基建领跌,不同的是涨跌幅度均有限。
修正一点,医疗继续保持强势。
周小川:重申金融业风险可控 有信心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
继银行业交出“发挥稳定”的一季度成绩单后,4月23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IMF网站发布的公告中表示,因工业企业的盈利已得到显著改善,银行业的资本和准备金保持充足,中国完全有信心预防和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信心满满的发声背后,我国企业在过去近十年间因高杠杆剧烈扩张留下的高债务问题仍不容忽视,这个“后遗症”已随着一些企业的债务违约刺痛金融机构。
重申金融业风险可控
其实周小川的此次表态,与此前常听到一句话非常近似,就是“金融风险可控”。据央行同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周小川是在日前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35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系列会议时发表的讲话,之所以“中国完全有信心预防和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一个重要支撑就是银行业仍保持着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以净利润、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等主要指标分析称,2016年银行业较好地应对了挑战,资产质量好于预期,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今年一季度,银行延续了稳定的发挥。4月21日,银监会披露了一季度银行的经营情况。初步统计,一季度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4933亿元,同比增长4.6%;不良贷款率1.74%,比去年同期下降0.0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损失抵补能力比较充足,3月末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2.8万亿元,拨备覆盖率178.8%。另一个支撑则是工业企业的盈利改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5%,增速比上年12月加快29.2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23个百分点。
需警惕企业高债务率
然而对金融风险的判断,并不能“由面及点”一概而论。虽然我国完全有信心预防和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在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仍旧提出,要更加主动地防控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交叉金融业务风险、理财和代销业务风险、互联网金融与信息科技风险等。针对这些风险,银监会也在近期对银行密集下发指导文件。
此外,还有一个可能更令银行感到惶恐的“地雷”,就是企业的高负债率。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企业债务规模118.8万亿元,为GDP的167.6%,是全球之最。酿成的后果,便是很多企业大量向银行借债后却无力偿还。
北京科技大学金融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澄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企业债务率确实很高,尤其有一些国有企业,不仅债务率偏高,所在行业盈利也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这一点上,风险会逐渐积累。
避免监管“一刀切”呼声再起
因此,降低企业杠杆率已迫在眉睫。具体到操作层面的一个表现,就是央行坚持维持市场资金面的紧平衡状态。周小川曾明确表示,全球的货币宽松已经步入尾声。在上周末IMFC的会议上,他重申中国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将努力在稳定增长以及去杠杆、防止资产泡沫、抑制系统性风险累积的任务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除了收紧资金面,监管层还采取债转股、加快股票市场直接融资、规范银行委外等方式帮助企业去杠杆。
但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不理性行为。近日,在监管高压下,银行在收缩委外业务方面加快了速度,让此前在委外业务粗放式扩张中“受宠”的债市和公募基金变得很“受伤”。
刘澄表示,最近监管出台的一系列动作相对有点猛烈,企业之前已经形成的庞大负债,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他进一步分析称,正所谓“船大难掉头”,对于我国现有的庞大金融体系,不应突然刹车转型,这可能造成新的金融风险。监管机构政策出台要更多符合市场管理,强调市场运作,给机构更好和充分的操作空间与调整过程,通过微调不断增强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
4.25盘间分析:继昨日大幅杀跌之后指数全面反弹,跌幅最狠的中小创反弹力度也最大。题材方面除证券翻绿外其余皆红,消费扛领涨大旗。
4.26盘间分析:今日延续了昨日开启的反弹行情,除创业板外指数全面向好。题材方面新能源、证券领涨,军工继续领跌。